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罐茶亮相人民日报“2018中国品牌论坛” 畅谈美好愿景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份。然而,历经数千年的中国茶,亦如宋朝诗人孙觌的《饮修仁茶》中的饮茶场景“昏昏嗜睡翁,唤起风洒面。”一样,中国茶也跟着老去,失去了曾经的活力。然而,三年前,现代派中国茶小罐茶横空出世,为沉寂的中国茶市场带来了一股扑面的春风。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8中国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改革新动力,品牌新未来”为主题,围绕改革开放40年品牌发展历程,展望发展趋势,聚焦突出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共绘发展远景,进一步推动中国品牌高层次规划、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在论坛现场,记者采访到了小罐茶创始人、董事长杜国楹。

 

  记者:小罐茶在短时间内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您认为小罐茶品牌快速成长、发展的原因或是动力是什么?

 

  杜国楹:首先要感谢大家对小罐茶品牌的喜爱和认可。从2012年起,我和团队花费了近4年时间,几乎走遍了全国茶山和茶区,和茶农、制茶大师、茶叶专家、茶企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产生了一个困惑:茶叶是中国的,但是,为什么中国7万家茶企抵不过1家立顿?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不喜欢喝茶了?通过深入的调查了解,我们发现,不是年轻人不爱喝茶,也不是世界人民不爱中国茶,而是中国茶真的老了。如何让中国茶年轻起来、强大起来,重新走向世界,就是我和小罐茶团队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心和动力。

 

  小罐茶今天取得的成绩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希望对中国茶的发展作出有益探索。今天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当初对行业局势的认知和破局的策略是正确的。

 

  从行业整体态势看,中国茶呈现小散乱的局面,只有品类,没有品牌。大家所熟知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这些都是产地品类。消费者买茶时,没有标准,品级和价值很难判断。喝茶时,过于繁琐,和现代生活方式有距离。相比于其他行业,中国茶缺少一批强有力的品牌。

 

  我们采取的破局策略是,把茶叶从农产品转变为消费品,让茶叶标准化、简单化、年轻化。小罐茶用几年时间,做了几件事:一件是和8位制茶非遗传承人合作,他们作为小罐茶首席产品经理,用最好的工艺,保证茶叶品质,确立统一品级,建立好茶认知标准。一件是在做好用户体验的同时,让中国茶时尚起来。和神原秀夫、TimKobe等世界一流的设计大师合作,研发出4克1罐的铝制小罐形态,统一包装,统一规格,安全环保,也方便携带。

 

  小罐茶在中国茶标准化、品牌化和年轻化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小罐茶的创新激发了行业对未来更多的思考。茶行业开始迈入品牌化时代,我们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做好中国茶,做中国好茶。

 

  记者:小罐茶作为茶行业的新品牌,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想法、新的模式。您和您的团队想给中国茶叶带来哪些改变,初衷是什么,为什么?

 

  杜国楹:改革开放40年带给我们茶人最大的启示之一:奋斗和创新。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一直在想,假使站在20年后看中国茶,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又需要什么样的路径达到。答案是四个字——奋斗、创新。

 

  如果我们从世界看中国、从工业看农业、从食品行业看茶业的格局,会发现中国茶的工业化时代还未走完;中国茶的推进模式是依靠偶然的发现、经验的传承,和基于创新研发的主动创造相距甚远。这些都是中国茶的时代课题。

 

  今年,小罐茶已经确立“大研发全产业链”的战略,对创新和工业化作出战略布局。这意味着,小罐茶已经踏入了中国茶业的“空白区”。在这片区域里,没有任何的经验、模式,甚至思路,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一切充满未知,一切需要探索。我对团队说,这片“处女地”,小罐茶必须得闯。我们要站在消费者需求和行业发展层面,以无畏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不断奋斗,在这片“处女地”中闯出一条新路,创造一片新天地。

 

  2018年,我们作了一些茶行业史无前例的战略布局:成立了“中国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再研发中心”。前者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为茶叶工业化、智能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后者主要是通过创新,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产品。目前,这个研发中心已集合了60人的专业茶学力量,同时与国内高校的茶学、食品学、医学等专业以及部分茶叶科研院所的顶级专家团队联手,整体科研实力属行业一流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