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堵上这些防疫漏洞,外卖能吃得更放心

   日期:2020-06-30     来源:新华网    浏览:267    

  抗疫期间,外卖、快递已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刚需”。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截至27日24时,北京市主要品牌寄递企业已按计划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累计检测104807人,已反馈结果全部为阴性。此前,北京出现外卖送货员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当前,外卖平台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防疫?仍存哪些漏洞可能增加防疫风险?如何确保疫情期间“外卖安全”?新华社记者展开调查。

 

  外卖平台强化全链条防控体系

 

  疫情期间,外卖行业对大众日常生活重要性显着提升。记者了解到,在广东,平均每位饿了么外卖送货员可以替代28位市民的外出需要,覆盖买菜、买药、买饭、买日用零售品、跑腿等多方面。

 

  在北京,多家连锁超市外卖订单数量明显增长。“6月13日以来,外卖订单量逐渐增长到了平时的三倍甚至更多。”北京家乐福马连道店负责人说。

 

  为加强人员、食品防疫安全,各大外卖平台采取措施,强化从供应链到商户、骑手和交付环节的防控体系。

 

  从6月19日开始,饿了么外卖分批次安排北京区域所有送货员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并在其App前端显示送货员的核酸检测状态。截至6月24日12时,美团外卖已累计对北京十六区超过4万名在京送货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相关检测仍在进行中。

 

  美团平台一方面在原有防疫管理基础上增加对送货员餐箱消毒频次、佩戴口罩的抽检频率,升级北京区域的无接触配送;另一方面推动将厨师、打包员、送货员的健康情况及餐箱消毒情况等安全防护信息以电子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现给用户。

 

  饿了么平台除对送货员、餐箱、配送车辆、站点等消毒措施全面升级,进行送货员健康情况打卡,加强出餐及运输环节餐品密封安全,全面倡导无接触配送之外,还为送货员进行核酸检测提供一定的补贴。

 

  “现在防疫措施更严格了,我能理解,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更是对顾客负责。”北京送货员小刘说。

 

  仍存防疫漏洞威胁“外卖安全”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在数以百万计的外卖送货员群体中,与第三方公司签约后被派往服务外卖平台的非专职“众包送货员”数量众多,对他们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防疫漏洞。

 

  ——入职对健康证要求不严或不作要求。据来自江苏扬州的小朱介绍,今年4月他通过某众包App注册为兼职外卖送货员,只需要提供身份证、100元押金,并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开始接单了。据了解,一些众包平台默认规定健康证在注册后1个月内提交即可。

 

  记者还发现,有外卖平台第三方公司招聘兼职骑手时既不签订任何合同,也不要求办理健康证。

 

  ——违法违规伪造或购买健康证入职。多位外卖送货员向记者透露,健康证可“办假证”,部分经过修图的健康证也能通过平台审核。“二三十元就能搞定。” 记者在百度搜索搜出了大量的健康证模板图。一位外卖送货员告诉记者,他“修”出的健康证已通过某外卖平台验证。

 

  记者还发现,有部分“黑中介”与医院体检部门“勾结”,出售健康证。

 

  ——平台对“众包送货员”防疫措施支持不足、监管不够。多位兼职众包外卖送货员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每天通过自主填报方式申报体温、消杀等情况,平台未发放相关防疫用品,也未对他们所报相关情况进行核实。“本来外卖行业就赚钱少,兼职送货员谁舍得自己花钱去认真搞消杀。”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认为,“众包外卖送货员”这种“共享用工”模式有利于提高用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台的管理效能,造成防疫隐患。

 

  多措并举促行业监管常态化

 

  专家建议,恢复消费者的“外卖信心”,切实保障“外卖安全”,应多措并举堵住漏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