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施策 脱贫总攻动力足
时间:2020-06-23 16: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脱贫攻坚战总攻的号角吹响后,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以百倍激情和干劲,投入脱贫攻坚战场中,田间地头、蔬菜大棚、林果示范基地以及贫困户的庭院里,处处活跃着中行“战士”的身影。
■构建特色产业链助农持续增收
1至2粒穴播、110至120天育苗期、花期人工辅助授粉,单株坐果3至4个,开花到收获40天左右……疏勒县艾尔木东乡阿亚克艾尔木东村贫困户亚森·托合提,在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悉心指导下,很快掌握了特色南瓜种植管理技术。如今,特色南瓜种植成了该村颇具规模的产业。
精准规划产业扶贫、务实推动产业发展,是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确保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的根本。教技术、督管理、找渠道、抓订单,该行驻阿亚克艾尔木东村工作队将打造蔬菜种植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作为该村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2019年,工作队制定了技术指导、条田管理、收购保障等全方位综合帮扶方案,压实责任,全力帮助该村脱贫摘帽。今年,工作队大力推动定点扶贫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特色南瓜种植面积至500亩,预计产量可达500吨。同时,工作队提前着手,多方联系,拓宽南瓜销售渠道,与新疆正农农产品有限公司合作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又与喀什民生电商超市搭建平台,设立专柜,打通特色南瓜及蔬菜的线下销售渠道。
“估计今年我可以增加1万多元的收入。”6月10日,看着田间茁壮成长的藤蔓上结出的一个个拳头大的小南瓜,亚森满脸喜悦。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促农增收,工作队还在调整结构,抓好蔬菜、林果种植,发展庭院经济上下功夫。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投入225万元为329户贫困户购买多浪羊,采取“技术带头人+村小组+贫困户”的方式发展庭院养殖,通过精心管理已形成规模,今年贫困户人均可实现增收近千元;完成75座设施农业拱棚,林果示范基地初具规模,种植新兴林果杏李、桃树,由村里125户贫困户承包。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因地制宜,优先发展特色南瓜、蔬菜、林果种植等,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让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路越走越宽广。
■稳住贫困群众就业的幸福“饭碗”
稳就业是“六稳”工作之首。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坚持把就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今年全行上下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稳住贫困群众就业的幸福“饭碗”。
一二三产业就业513人,公益性岗位65人,自主创业232人,以户籍为单位的贫困劳动力个人信息、就业分布、清楚明晰的数据统计图表,这是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随时登记实时动态管理的贫困户就业情况专项台账,为实现“一户一就业”分类施策提供依据。
2018年5月,艾尔木东乡努开村村民吾麦热·阿卜杜克热木通过参加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开展的就业培训后顺利上岗。“工作队不仅帮我解决家里生活困难,还定期来工厂对我回访,了解我的工作情况,时常鼓励我多学技术,现在我的收入不断增加,以后家里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吾麦热说。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积极发挥优质客户的资源优势,推动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打造“银行+企业+农户”的劳动力就业输出模式。该行驻村工作队通过与合作企业对接,有效推进贫困户就业脱贫工程落地落实。目前已形成喀什市、疏勒县与兵团41团5家企业劳动力输出合作局面,村民收入有了稳定保障。
“以前我一直在家没有收入,现在成了面粉厂的工人,每月都有近千元的收入,而且工厂就在家跟前,边上班还能边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努开村村民阿娜尔古丽·艾海提高兴地说。贫困户安尼外尔·巴拉提开起了馕店,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贫困户阿依提拉·图尔迪自从在村委会当保安后,每月收入稳定,不再愁眉苦脸。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通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多渠道帮助定点扶贫村有劳动能力的864人全部就业,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就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宜居乡村绘出美好生活新画卷
干净宽阔的柏油路两旁迎着夏日的骄阳笔直挺立的梧桐树,守护着疏勒县艾尔木东乡阿亚克艾尔木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处处美景。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今年黑龙江省计划增殖放流鱼苗9000余万尾
- 下一篇:精准扶贫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