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陕西定边县瓜甜蔬菜鲜 蓄壮草药香(2)

  “为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农场采取‘公司+农场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的经营方式,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并实行统一赊购母牛、统一配种培育、统一养殖标准、统一防疫治疗、统一回收牛犊的管理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每年还免费向贫困农户发放优质母牛,可为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三边牛业生态农场负责人蒋登科介绍,截至目前已带动周边30多户贫困农户实现精准脱贫。

 

  今年以来,定边县积极引导畜牧产业向“稳产量、调结构、强特色、保生态、提质量、做品牌”方向发展,创建了“政府引导、项目带动、龙头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示范、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先后引进20万只湖羊种羊繁育场项目、200万头健康生猪产业项目和6万头奶牛养殖场项目等重大养殖业项目。

 

  “项目建成后,我们将打造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畜牧全产业链,实现畜禽存量大幅提升、产业提质增效。”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尹广泛介绍,定边将计划用三年时间,构建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构建起特色鲜明、标准生产、品牌引领、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创新驱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草药种植 前景广阔

 

  位于白于山区的杨井镇阳湾村,在白云蓝天的映衬下,一片一片如绿毯似的油用牡丹田,开着一簇簇艳丽花朵,格外夺目。

 

  “2017年,我把自家30亩地全种上了油用牡丹,现在看到花开得这么好,成活率也高,打心里高兴。”阳湾村村民付生芳指着自己的牡丹田说,“当初想着自己先赌一把,如果经济效益可观,就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中药材。”作为阳湾村致富带头人的付生芳,在农业技术站的指导下,成为村里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他所种植的油用牡丹预计明年可产生经济效益,亩产值可达1万元。

 

  产业发展是确保群众持续增收的基础。2017年以来,阳湾村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力求通过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当地群众铺就一条“致富路”。过去,阳湾村土地贫瘠,主要经济作物单一,由于种植年限久、产品品质低导致农民收入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阳湾村针对本村自然条件,经过调查论证,围绕“村上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的宗旨,引导村民种植油用牡丹、芍药、甘草、远志等中药材,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我去年种了8亩板蓝根,卖了2万多元,今年又打算种20亩。”村民沙振荣说,他还种植了10亩芍药、养殖了200只羊,一年收入达十多万元。曾经他的家庭陷入贫困,如今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阳湾村是定边县发展草药种植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定边县靠优良的区位优势,大力种植中草药,目前人工栽培的中药材达20余种。截至2019年底,累计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

 

  同样位于白于山区的冯地坑镇,近年来,依托地理、资源和交通等较为突出的优势,深入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示范推广种植中药材黄芪、黄芩、远志、甘草、黄花,以期全面提升种植业发展,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目前,已经示范种植中药材黄芪累计1万余亩,预计产量可达360万公斤、产值超过1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

 

  “为了缓解种植过程中投资大、资金紧缺等问题,充分调动村民种植积极性,政府对种植中药材(黄芪)的公司和农户进行政策性补助,正常情况下,中药材种植每亩投资400元,政府补助150元后,农户每亩投资200多元,这一举措为中药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冯地坑镇镇长孟巧莉说。

 

  “定边的药材产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今年,计划建设特色产业基地18400亩,并要求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百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三年扶持发展,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形成规模、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定边县杨井区域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高涛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