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万企帮万村”精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0-06-16 11: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截至目前,县内100家民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与24个扶贫重点村签订村企帮扶协议,进入‘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库的67户本地、异地企业共实施扶贫项目142个,投入资金约8222.9万元,涉及78个村,惠及贫困人口8862人。”秀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2015年以来,秀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出台《秀山自治县统一战线“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广泛动员和依靠民营企业力量,以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五大扶贫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引导民营企业做精准扶贫的实践者、脱贫攻坚的奋斗者,充分展现民营企业社会担当和良好形象。
产业扶贫精准施策
按照“基地+大户+贫困户”模式,秀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到结对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产业发展对策,确保精准有效。
秀山县钟灵镇凯堡村是传统的茶业种植基地,但因为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茶业生产一直难以发展壮大。2007年,随着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的落户,这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该公司每年拿出100余万元资金,将贫困户的零散茶园流转后,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把有头脑、有经验的茶农培育成大户。通过大户指导贫困户统一实行标准化种植,组建专门技术服务队上门指导,实行保底价收购茶叶鲜叶。
据统计,2017年—2019年,该公司已投入2378.5万元用于收购凯堡村基地鲜茶叶、金银花等,每年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支付工资264.96万元。如今,茶叶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在该县龙池镇白庄村,川河盖养蜂专业合作社以“赊销供种、保底回收”的产业发展方式,采取“委托培养、集中培训、分散指导”形式,带动全县600余户农户从事中蜂特种养殖,户均年增收1.7万元。
与此同时,秀山大华超市百货公司、义兴全百货超市有限公司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的形式,帮扶县内果蔬合作社筹资建立蔬菜基地,2019年采购1100余万元的秀山本地果蔬、农副产品。重庆博滋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发展林木产业,带动9个村8600余户农户增收。目前已培育桉树、鹅掌楸、启檬、香椿等苗木300多万株,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农户务工工资300余万元。
商贸扶贫共赢共享
近年来,秀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充分发挥电商优势,在全县电商企业开展商贸扶贫,以订单农业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共谋发展。仅今年一季度,就签订柑橘、辣椒、金丝皇菊、南瓜、土豆、紫薯等23000亩包销订单,实现民营企业、贫困农户捆绑式发展,获得双赢收益。
在秀山县隘口镇已建成投用电商扶贫产业园,全镇11个村级集体专业合作社通过武陵生活馆,与电商企业签订14000亩种植订单,产业覆盖全镇724户贫困户。
重庆威其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秀山县富农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打造电商扶贫车间,签订7048亩农产品订单,带动约1000户农户,实现销售收入1336.5万元,解决200人就业。
山东省德州市、重庆市合川区等对口帮扶地区的企业,采取“以购代捐”的消费扶贫方式,仅今年一季度已通过秀山电商企业完成本土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往山东地区157万元。
就业扶贫稳定民心
秀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打造就业平台,为帮扶对象就近提供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
巨邦·众创空间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为宗旨着力打造就业平台,服务企业1000余家,成功孵化培育本地企业17家,带动500余人就业;2019年开展扶贫专场招聘会9场,提供岗位3051个、达成就业意向306人;同步建立PC端、APP、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4个服务端口,通过网络平台推送政策、招聘信息474条,发布招聘岗位9500余个,促进农村贫困人员创业就业。
重庆培君香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秀山大华超市有限公司、重庆宏煊服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县内100余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助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捐赠扶贫纾难解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