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江西上犹:“龙头”这样昂起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黄埠镇龙头村是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精准扶贫挂点联系村,2018年底,龙头村退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序列;2019年,龙头村57户贫困户177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长效,要在实干。赣州市政府办持续精准发力、精准扶贫、精准施策,为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域整治变身“秀美田园” 

 

  穿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记者日前远远看到龙头村委会屋顶红旗飘扬,桥边传来潺潺流水声,篱笆内蔬菜青翠欲滴,池塘旁群鸭戏水,一幅田园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村庄美了、亮了,蚊子没有了!”龙头村老屋组脱贫户刘光高感触颇深地说,以前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杂草丛生,水沟臭气熏天,蚊子扎堆,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容村貌全面提升,村庄处处鸟语花香。 

 

  龙头村,是上犹县黄埠镇唯一的“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此前人居环境差、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6年2月19日,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结对帮扶龙头村。近年来,为改善龙头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赣州市政府办对内,全力协助镇、村引导村民改水、改厕、改沟等;对外,积极争取赣州市环保局农村环境整治资金50万,对龙头村周边排水排污沟渠进行整治。 

 

  赣州市政府办还积极协调上犹县水利局推进龙头村郭邝片区“一河两岸”工程,在疏浚河道、提升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又美化了周边环境,为村民休闲散步提供了好去处。赣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黄法说:“既实现景观改造,增进民生福祉,又注意突出乡土气息,保护生态环境。” 

 

  “要想长期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还得从思想、从行动上改变。”赣州市政府办驻龙头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黄凰告诉记者,村里设置了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定期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清运。 

 

  同时,全覆盖上户帮助指导龙头村贫困户按照“五净一规范”标准整理居家环境,引导村民养成了讲卫生、讲文明习惯,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打扫卫生。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黄凰拿着一幅幅龙头村整治前后对比图向记者介绍:“乡村通组道路扩大了好几倍,车程缩短了一大半时间。全村通组道路网络化水平不断提升,入户路基本实现硬化全覆盖。” 

 

  赣州市政府办积极协调争取上犹县委县政府投资2800多万元,建设连接厦蓉高速和黄埠圩镇的通村公路——黄龙公路,2019年年初全线通车,村民外出交通“大动脉”全面提质升级。目前,龙头村村民到圩镇的驱车时间已从近一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左右。 

 

  如今龙头村成了另一番面貌,一条条水泥路向四面八方延伸,一栋栋整洁民居,与房前屋后的花丛灌木、四周高低起伏的小丘交相辉映,各个村组、院坝看不见裸露的垃圾和杂物,村民在自家农田辛勤劳作。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沿着新修的游步道径直走去,一排排脐橙树郁郁葱葱,龙头村郭屋组脱贫户邝光华的家婆正在施肥、翻土。 

 

  邝光华的家婆今年70多岁,长期在村脐橙基地工作。“一天只需工作8小时就有90元工钱,还能照料家里生活。”她用手指着离脐橙基地15米远的房屋,脸上洋溢着幸福说,“这是我家!以前想都没想到能在家门口工作。” 

 

  “家门口经济”是龙头村产业扶贫的一个生动缩影。赣州市政府办依托龙头村资源禀赋以及市场需求,明确靶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脱贫攻坚的突破口,积极引进懂农业、爱农村、有实力的客商,100亩高标准大棚蔬菜、2338.7亩高产油茶、500亩脐橙、50亩茶叶、3500对肉鸽、30千瓦光伏发电等6大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为全村农户铺开了一条致富新路子。 

 

  “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全村57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股权入股、基地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分享发展红利。”黄凰告诉记者,蔬菜基地、油茶基地、脐橙基地常年聘请25名以上贫困户务工,人均月收入增加1200元左右。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