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汤,真的没营养吗(2)
时间:2020-06-10 11: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骨髓本是一种好东西。与人的发育类似,幼年的猪牛羊等动物的骨髓腔中,是能够制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红骨髓,其中富含铁元素和蛋白质。煮熟之后,红骨髓会变成褐色。但随着动物的不断成熟,红骨髓会不断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黄骨髓煮熟之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骨髓,吃起来有一种油腻感。
成年动物的黄骨髓,主要成分就是饱和脂肪,少量氨基酸,加上少量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等(但是还没有蛋黄多)。
很多人说:你怎么知道黄骨髓里饱和脂肪多?那很简单。骨头汤熬好之后,只要稍微放凉点,上面就有一层厚厚的白色脂肪——和猪油有什么两样啊?长链的饱和脂肪酸就有这个特点,熔点高,室温下容易凝固,加热之后就会化开。
骨髓的脂肪中的确有“特殊成分”
不过,骨髓中的脂肪毕竟和普通的白色脂肪不一样,它含有神经鞘磷脂这类微量成分,具有褐色脂肪组织的特征。对于骨髓中的脂肪,近年来倒是有了些正面的研究报道。
比如说,著名的《Cellmetabolism》杂志在2014年刊登了一项研究,证实骨髓中的脂肪组织可以制造出“脂联素”。这个激素可是好东西,它的水平升高时,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都会下降。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产生的。当人体减肥的时候,脂肪组织减少,按理说,脂肪组织制造出来的脂联素也应当减少才对。但是,它在减肥之后反而会增加。现在研究确认,骨髓中的脂肪能够制造脂联素,它可以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
只是,骨髓脂肪中到底含有多少脂联素,查不到数据。既然是激素类物质嘛,含量就超级低,千万不要指望它的含量能和氨基酸、脂肪之类成分相提并论。而且吃进去以后能否真的提升人体自身的脂联素水平,还很难说。
汤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含量很客观
公正地说,肉汤、鸡汤确实含有不少可溶性的营养素,不应被贬低。
有硕士论文研究证实,蛋白质成分的确主要在肉中。肉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但是肉本身却含有15%以上的蛋白质。即使溶出了一部分白蛋白、球蛋白和氨基酸,依旧是肉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高。
肉块里的蛋白质含量高,这没错。但有人说肉汤的营养不值一提,我倒是不这么看——2%的蛋白质已经相当可观了!
传统1斤黄豆加20斤水磨出来的家常豆浆,蛋白质含量仅有1.8%,但它已经被人们称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架不住豆浆一喝就是一大碗啊,300毫升的豆浆含有5.4克蛋白质,这已经不能忽略不计了。如果豆浆稍微打浓点,就更高了。
至于以优质蛋白质而著称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也只有3%,喝半斤(1盒)牛奶摄入蛋白质7.5克。如果久煮的肉汤里所含蛋白质为2%,那么喝300克(一次性纸杯1杯半)的汤就能获得6克蛋白质,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量呢,怎么能说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呢。
那么鸡汤呢?道理也是一样的。
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上的数据:100克瓦罐鸡汤中含蛋白质1.3克,维生素B1含量0.01毫克,维生素B2含量0.07毫克,钙2毫克,钾39毫克,磷20毫克,镁5毫克,铁0.3毫克。
相比而言,没有煮过的100克鸡胸肉含蛋白质19.4克,维生素B1含量0.07毫克,维生素B2含量0.13毫克,钙3毫克,钾338毫克,磷214毫克,镁28毫克,铁0.6毫克。
这么比一下,就知道溶入汤中的营养并不算太少,微量营养素溶出比例在10%~50%之间。比如汤里的维生素B2溶出比例就相当高。何况,吃肉的量往往没有喝汤的量多。一顿吃300克肉的女性不多,但每餐喝300毫升汤(一次性纸杯1杯半)毫不费劲,得到的维生素B2为0.39毫克,占轻体力活动女性日摄入参考值的三分之一,还是颇不可忽视的。300毫升鸡汤中还有117毫克的钾,占成年人一日参考值的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