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出台、全国首家螺蛳粉学院揭牌 “小特产”如何做成“大产业”?(2)
时间:2020-06-06 17: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此外,吴东栋称,这次桂林的米粉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并不会抹杀掉它的多样性。制定米粉标准有利于商家和生产企业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让桂林米粉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推动桂林米粉从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它是一个地方性的推荐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今后市面上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桂林米粉存在。实际上哪怕是采取相同的食材、相同的配方,由于各家工艺技术流程的细微区别,也会造成米粉成品在感官、口味上有所不同。只不过它是一种推荐性的标准,让你知道什么样才是标准化的米粉。”吴东栋说。
吴东栋也一直呼吁各地能够成立一些特色美食培训机构,他认为美食不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学院能够系统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了产业,也解决了就业,十分有意义。吴东栋说:“这些特色美食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是非常传统的美食。普遍成本比较低,制作工艺复杂,利润又低,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学,后继无人,就面临失传的危机。我觉得能够成立类似的美食产业学院,意义非常重大。同时通过成立学院可以系统性地对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在生产、工艺、营销方面,能够系统地培养这些人才,更全面地推动地方特色美食产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