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通知
时间:2020-06-04 15: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6-04 来源:农业农村部 浏览:243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厅(局、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渔业主管局,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鱿鱼是我国远洋渔业主要捕捞利用对象,我国是全球重要的鱿鱼生产国、市场国、消费国。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等多种原因,公海鱿鱼资源、渔场分布及消费市场均出现较大波动。为加强公海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促进鱿鱼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和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养护公海鱿鱼资源的重要意义
海洋是人类的共同家园。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生动实践,体现了我在国际海洋治理领域的大国担当。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公海鱿鱼资源,是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公海鱿鱼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国际社会制定了多个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公约并成立了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我国陆续批准加入了一些重要渔业公约和组织,既要依照国际法行使国际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权利,更要切实全面履行养护公海渔业资源的国际义务。同时,我国远洋渔业规模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大洋性鱿鱼的主要捕捞国、贸易国和消费国,全球鱿鱼资源状况与我国远洋渔业和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也是实现鱿鱼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国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实施公海鱿鱼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
(一)实行公海鱿鱼渔业自主休渔。根据科研监测和专家论证结果,自2020年起,在西南大西洋、东太平洋等我远洋渔船集中作业的重点渔场,试行以下自主休渔措施:一是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32°S-44°S、48°W-60°W之间的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二是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5°N-5°S、110°W-95°W之间的东太平洋公海海域。在上述海域作业的所有中国籍远洋渔船统一实行自主休渔,休渔期间停止捕捞作业,以保护鱿鱼资源及其产卵群体。
(二)加强公海鱿鱼捕捞作业管理。远洋渔船应当按照《远洋渔业管理规定》等要求,依法从事鱿鱼捕捞作业,逐步推行电子渔捞日志、视频监控、观察员制度,严禁违规越界捕捞。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等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管辖的海域,远洋渔船还应当遵守相关组织的管理规定。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开展公海渔业执法,打击非法、不报告、不管制的鱿鱼捕捞活动。
(三)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动态监测评估。建立科学的公海鱿鱼资源环境监测体系,通过设置生产信息船、样本采集船等方式,加强对公海鱿鱼资源的监测研究,每年对休渔期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监测、评估研究和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自主休渔制度的实施时间和范围。
(四)鼓励发展环境友好型作业方式。引导现有西南大西洋公海拖网渔船逐步更新改造为围网、钓具作业渔船或转产转场,减少拖网作业方式对鱿鱼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西南大西洋海域鱿鱼资源繁殖生长。鼓励开发应用创新、节能、生态、智慧型鱿鱼捕捞技术与装备。
三、切实加强鱿鱼资源科学研究与应用
(一)积极开展鱿鱼资源调查和评估。组织科研机构和远洋渔业企业加强资源调查和评估,积极开发鱿鱼新渔场新鱼种。对可能存在丰富鱿鱼资源的中东大西洋、中西太平洋等公海海域,适时开展探捕调查,做好资源预估分析,对加入相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进行可行性研究。
(二)加强中国远洋鱿鱼指数开发与应用。支持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等单位发布“中国远洋鱿鱼指数”,并加强指数应用与推广,科学预测各大洋鱿鱼资源补充量和产量,引导鱿鱼产品市场定价,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球鱿鱼资源的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