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六稳”“六保”现实效 4月新登记市场主体9.27万户
时间:2020-06-01 18: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日讯(记者刘潇潇 通讯员张伟峰)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省局着眼“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要求,立足监管职责,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改革强服务,加强监管保安全,全面助力企业发展,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取得积极成效。4月份,全陕西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27万户,比3月增长33.58%。
深化放管服改革 强化政策支持
为推动市场主体发展,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聚焦服务经济发展,主动担当作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先后出台了印发了《关于落实<陕西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若干措施的通知》,从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推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程网上办、优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服务、引导科学实施餐饮服务、优化特种设备换证检验服务、强化疫情防控期间计量支持、做好标准化工作相关服务、发挥认证检验检测机构技术保障作用、回应企业诉求维护企业权益9个方面提出45项具体举措。印发《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登记注册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通知》等,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
为助力全省近300万个体工商户加快全面复工复产,与陕西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省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从全力推动复工复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优化准入许可程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和多维度做好服务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7项具体措施,主要包括着力优化准入服务,为个体工商户提供“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登记注册服务;简化贷款流程和审批手续;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减少个体工商户的动产抵押及专利权、商标权质押登记手续,实现快捷办理登记等,大力扶持个体工商户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还与陕西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司法厅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并发布《关于强化反垄断监管助力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公告》,加强反垄断监管,破除现存的各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政策措施障碍,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与陕西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等11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快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示范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提出20项措施,全面加快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组织并带动贫困群众产业脱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继浙江、天津、重庆之后,陕西省从5月25日起在全省全面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改革,将经营范围的填报登记方式由“自己填”“叙述式”优化为“选条目”,解决了申请人经营范围申请填报难、各地登记标准不一致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填报效率,使企业更便捷取得营业执照和开展经营活动。
这些措施的密集出台和有效实施,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记者了解到,4月份,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27万户,比3月增长33.58%。其中,新登记企业2.32万户,环比增长56.39%;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88万户,环比增长27.07%;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672户,环比增长68.42%。截至4月底,陕西省实有市场主体403.90万户,同比增长19.29%。
提供技术支持 强化服务保障
为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恢复发展,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和全系统充分自身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保障。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实施精准计量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辟检定校准技术服务绿色通道,组建计量检测小分队,深入复工复产企业开展计量技术服务工作。截至5月15日,全省共出动计量技术人员19246人(次),深入到1097家医疗机构(含青海省人民医院),2042个汽车站、高速公路、机场出入口等疫情防控监测点,先后检定校准各类防疫用计量器具35870(件),检定校准其它计量器具48599台(件),量传热工类、医疗类计量标准器具13台(件),服务复工复产企业18864家,检校企业复工复产各类计量器具264853台(件),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定校准费用金额约1915万元。
发挥标准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强化标准化的示范推广力度,积极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标准比对分析、技术指标解释、标准实施应用指导等服务。建设并公布“新冠肺炎防护用品标准专题数据库”,收录五大类、179条相关标准,为相关企业提供服务。并且组织技术人员通过各类网络培训平台,全力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培训和免费发送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标准信息,促进上下游产业标准信息联通,帮助企业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综合竞争力。组织开展开展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用品领域认证线上培训,对全省1000多人进行网上培训,助力防疫用品企业出口外销,规范全省认证市场秩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