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今年底,济南青岛城区商场、超市、外卖等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2)

  2.加强塑料制品质量监管。将塑料购物袋、聚乙烯农用地膜产品等纳入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围绕重点指标特别是厚度等与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的指标,组织开展生产、销售环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监督抽查发现的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产品,及时依法查处。对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塑料产品,严格依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部分)》规定,实行告知承诺发证。(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


  3.强化境外输入管控。加强对进口塑料制品检查管理,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济南海关、青岛海关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塑料制品使用、流通监管


  1.有序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0年底,济南市、青岛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县城(市、区)建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省商务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分期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0年底,全省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2年底,县城(市、区)建成区、景区景点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省商务厅、文旅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积极减少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到2022年底,全省范围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省商务厅、文旅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4.加强快递塑料包装管控。推行绿色环保包装,实施“9792”工程,逐年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到2020年底,邮政快递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循环中转袋使用率不低于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不低于70%。到2025年底,全省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省邮政局等部门负责)


  (三)推广塑料制品替代产品和模式


  1.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制度体系建设,对部分塑料产品率先推广绿色产品认证制度,以认证手段引导社会消费习惯,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积极推动塑料产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产品标准,推行绿色设计,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不断提升行业和企业绿色产品供给能力。(市场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省商务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3.培育优化新业态新模式。强化企业绿色管理责任,鼓励企业建立绿色生产、采购、销售、回收及物流体系。推动电商、外卖等平台企业加强入住商户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替代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动绿色包装,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收寄、配送、分拣、运输等环节使用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工具,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循环化封套、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和填充物等。(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