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獐子岛三倍体牡蛎引领牡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
时间:2020-05-30 16: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从5月16日开始,獐子岛荣成基地开始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夹苗生产,每天都有近百人在荣成基地工作,将持续两个月的时间。獐子岛三倍体牡蛎事业部总经理石春光告诉记者:“基地原来养殖鲍鱼,从2018年部分海域转为养牡蛎。养殖有两个环节,从小苗长到一两大小,从荣成运到乳山育肥再养半年,从吊养转为笼养。本着‘生态优先、环境优先、生物生长规律优先’原则,示范区都是低密度养殖,从养殖器材选择到养殖方法、海上管理等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遇到特殊天气怎么防范等都有标准。”
青岛前沿海洋种业公司将继续加大苗种研发力度,在满足订单需求的前提下,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海域环境,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三倍体牡蛎苗种;增加繁育基地数量,尽可能把服务配套到养殖户家门口,在养殖区域选择、养殖设施布局、养殖容量标准、规范养殖周期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让养殖户养好、养肥、赚钱。公司将与广大渔民一起,把中国三倍体牡蛎产业化做精、做强,让三倍体牡蛎引领牡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牡蛎从“海产品”变成海珍品
2019年10月,第三届獐子岛珍蚝开蚝大赛在大连国际海鲜节精彩上演,这一牡蛎界品牌盛会,经过三年的打造,不仅树立了“獐子岛珍蚝”的高端定位与品牌形象,更是让三倍体牡蛎在业内名声大振。三倍体牡蛎因其个体大、肉质肥、口感好等优势深受餐饮酒店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的牡蛎产量虽然占到了全世界的90%以上,但高端的牡蛎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每年进口的国外牡蛎超过1万吨,我国的牡蛎产业长期以来只能在低端市场发展,急需要从品质、品牌上实施突破,打造自己的优质牡蛎市场。
“海蛎子”是大连人对牡蛎的俗称,大连拥有大连海参、大连鲍鱼、大连虾夷扇贝、大连海螺、大连海胆、大连河豚等一批海珍品,已成为国内水产品行业不可忽视的品牌,“海蛎子”却一直摆不上台面。大连市农业农村局渔业产业发展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大连的牡蛎养殖也不少,过去也就能称之为“海产品”,价格较低。这几年三倍体牡蛎等牡蛎新品种的出现,大连牡蛎也逐渐成为大连的海珍之一。
獐子岛三倍体牡蛎事业部的成立,打破“散户们粗放式养殖海蛎子”的现状,无论在养殖环节还是营销及品牌推广上,都要实现‘从批发蛎头到营销生蚝产品、品牌和文化’的质变,从而让大连海蛎子进入中高端市场,提升该产业的附加值。獐子岛三倍体牡蛎苗种,在养殖产业中和消费市场上已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号召力和品牌影响力,成为替代广大渔民养殖的二倍体牡蛎的最好技术和品种,与实现生态环境优势和渔村渔民增收相得益彰。
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表示,獐子岛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建设以獐子岛本岛为长海区域珍蚝养殖示范区、荣成养殖基地为山东区域示范区、乳山为牡蛎促肥、进入市场的终端平台,将根据东海、南海、黄海、渤海等中国“四大”海岸线不同区域生态特点、建立牡蛎养殖标准,为沿海广大业户的合作提供服务。把中国三倍体牡蛎产业化“做精、做强”,从而参与中国乃至世界消费市场的竞争。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云南保山市“六化同步”发展肉牛养殖
- 下一篇:海南实现全季节小龙虾稻虾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