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麦主产区全力打好病虫害防控阻击战(2)

  监测预警高质量。3月上旬以来,全省各地植保植检机构加大田间病虫情和小麦生育期调查范围和频次,强化小麦生育进程和天气趋势监测,做到查生育期定防治适期、查天气趋势定防治次数。3月24日、4月1日分别召开全省植保植检系统网络会商和专家分析会,科学研判赤霉病发生趋势。4月10日起,全面启动赤霉病等重大病虫防控信息定期报送制,及时准确掌握赤霉病等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控信息,全力当好防控参谋。5月1日起,全省各地严密监控发病情况,及时掌握赤霉病及条锈病发生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各项措施,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有效。

 

  病害治理区域化。指导各地牢牢掌握小麦扬花初期这一赤霉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对赤霉病一般流行区域,坚持一次防治不动摇,对流行风险高的区域第一次用药5~7天后用好第二次药,基本实现赤霉病高风险地区二次用药全覆盖。对苏南、沿江条锈病发生区,全力开展监测调查,指导种植户合理选择药剂防控,有效封锁发病中心,压低病源基数,较好地控制了条锈病流行为害。

 

  高效药械双替代。全力推进赤霉病防控药剂、防控机械的换代升级。大力淘汰抗药性水平高的低效传统药剂,推动防控药剂的换代升级。同时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自主飞行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精准药械,推动防控药械提档升级,提高防控效率与防控效果。据统计,2020年,全省小麦赤霉病防控期间累计应用高效防病药剂占比超过75%。全省累计投入统防统治服务组织6369个,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18479台(套),统防统治覆盖率65.1%。

 

  服务指导精准化。针对今年赤霉病等小麦穗期病虫防控的严峻形势,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全省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创新运用线上指导、线下服务的工作方式,综合运用农技耘、专家热线、视频连线等途径,为种植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服务。同时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活动,通过制作可视化视频、网络云培训、田头分散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科学防控赤霉病的技术到位率。已累计下派服务指导组148个,开展各类培训380余场次、培训人员5.2万余人次,发放明白纸296.4万余份。据初步测算,全省小麦病虫防治挽回损失285.5万吨,保障了丰产丰收。

 

  陕西:措施有力集中开展应急防控

 

  今年,陕西小麦种植面积1450万亩,小麦条锈病在陕西是30年来发生范围和程度最重的一年。针对条锈病发生严峻形势,陕西省高度重视,立足粮食生产安全,全面开展了小麦条锈病春防行动,全省条锈病发生面积1046.18万亩,防控面积达1850.7万亩次,关中粮食主产区防治均达到二次以上,防控力度及覆盖范围创造历年之最,有效控制了条锈病蔓延危害,全省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行政推动有力。面对今年的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别做了批示,并深入实地查看条锈病发生防治情况,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推动防控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条锈病防控措施,全面组织开展小麦条锈病春防行动。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镇、村党政负责同志一线作战,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

 

  资金保障有力。陕西充分落实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000万元和省级财政列支的2900万元,开展小麦条锈病防控。市、县两级不等不靠,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应急防控和专业化防控,有力保障了防控工作开展。据统计,各市、县财政投入资金达4780多万元。

 

  技术措施有力。及时制定技术方案,对条锈病零星发生区,开展打点保面;对早春普发区,开展压减基数,3月7~15日,集中开展应急防控30万亩。小麦中后期,针对条锈病发生实际和防控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结合“一喷三防”技术,科学指导开展以条锈病为主的全面防控工作。

 

  宣传发动有力。各级丰富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通过微信群,特别是高频次出动宣传车,广范围发送技术明白纸,全面加强条锈病危害性和防控技术宣传,提高群众认知度,确保防控时效。

 

  工作指导有力。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0个厅级干部带队的指导组,加强对条锈病防控工作的实地督促推进;安排16名高级技术人员,对11个重发县区进行驻县技术包抓,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动员指导群众及时防控。各级农业技术部门派出技术人员,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群众,有效推进防控工作开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