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追踪:母婴店何以成为“灰色地带”(2)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营养师阮光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涉事的“倍氨敏”产品为蛋白质补充剂,可以作为普通食品食用但是不能给婴幼儿吃,婴幼儿应该吃专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阮光峰表示,“倍氨敏”只是一款普通的固体饮料,它的配方与婴幼儿奶粉配方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从孩子出生就给孩子吃这个东西,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

 

  “如新闻中一些宝宝,从一出生就吃这种固体蛋白饮料,时间长达两年之久,就会出现各种营养不良问题,比如,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就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导致宝宝容易出现‘头大、嘴小、浮肿’,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就是婴儿‘头大’,俗称‘大头娃娃’。如果缺乏维生素D,就会出现新闻报道中的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阮光峰表示。

 

  5月13日晚间,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文中指出,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需要,我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制度。例如产品标签上标识的产品名称应为产品注册审批名称,如“XXX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粉)”、“XXX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氨基酸配方食品(粉)”等。此外,合法产品标签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正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粉相比,“倍氨敏”与“舒尔呔”在产品名称与外包装设计上具有一定迷惑性,一般消费者很难分清。例如“倍氨敏”在品牌下方注明的字样为“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粉”,而“舒尔呔”在注明“氨基酸营养配方粉”以外还将“Baby”字样标注在罐身上,而这款产品其实并没有取得婴幼儿配方食品授权。

 

  “就是故意混淆视听的,他们从产品设计开始就是奔着忽悠消费者去的。”阮光峰称。

 

  小镇母婴店为何成“灰色地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目前“倍氨敏”在永兴县的“爱婴坊”母婴店中没了踪影,但是个别店铺仍在货架上陈列着由其他非知名厂商生产的固体饮料或营养补充品。例如一款乳铁蛋白营养补充剂,店铺特别在货架旁用海报说明“乳铁蛋白”适用于抵抗力低、经常感冒生病的孩子,可以减少生病次数;也可以用于生一次病长时间好不了的,能缩短生病时间;或在感冒初期加量吃可以防止病情加重,快速痊愈。

 

  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及以下,母婴店是母婴快消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为主要消费流量入口。据凯度消费者指数统计数据,2019年母婴店在母婴快消品所有渠道中的销售额占比是32%,其中低线城市占比更高。也就是说,如果作为小镇母婴用品“渠道之王”的母婴店一旦失守,给消费者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的研究一直显示低线城市的消费者会更多地使用母婴店渠道购买奶粉和其他相关用品,而在低线城市母婴店,店员或者熟人的推荐是更有效的方式。本来实体店的优势是专业和信任,消费者会依赖店员的推荐,但是经济利益的绑定也会驱使一些店员的夸大宣传和误导。”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向记者表示:“倍氨敏不是奶粉,更不是特配粉,只是固体饮料。事件中的婴幼儿并不是喝固体饮料出了问题,而是在导购的误导下,把固体饮料当成婴配粉喝才造成的。”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母婴店目前存在的问题,第一是人员从业素质比较低,产品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特别是高利润的产品他们都愿意做。其次,宋亮认为,母婴店从业人员也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对于一些产品就是在明知道可能会存在违规现象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为了利益依然做一些误导式宣传,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由对门店监管不力、之前类似情况出现后法律处罚不够严造成的。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