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未来十年 我国肉类保供能力和消费需求均将大幅提升(2)

  一是家禽市场受多种疾病和疫情的影响较大。2019年,中国未大规模暴发家禽禽流感疫情,局地发生3起。但从全球来看,报告新发生高致病禽流感疫情的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春,中国及越南等周边国家先后有H5N6亚型或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中国家禽产业链的疫情风险长期存在,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将会对禽肉市场带来严重冲击。此外,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中国生猪生产恢复的时间和程度将会影响到禽肉产业的发展。

 

  二是“禁抗限抗”政策将推动肉禽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推行绿色养殖,无抗养殖将成为主流趋势。但“禁抗限抗”饲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缺乏替抗技术储备、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能降低等困难和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生产的平稳发展。

 

  三是国际贸易的影响。随着中国乃至亚洲因非洲猪瘟导致肉类供给减少,全球肉类贸易呈增加趋势。然而,全球禽肉贸易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禽肉生产国美国、巴西等面临禁令、关税配额、清真屠宰要求等不同贸易政策的限制,阻碍了全球禽肉贸易流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将会影响中国禽肉贸易的发展进程。中国的肉禽产业未来必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产业发展充满了挑战,未来禽肉生产、贸易和价格走势可能会存在较多的变数。

 

  牛羊肉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进口持续增加

 

  牛羊业是优化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保障边疆稳定的重要产业。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禽肉首席分析师杨春说,在产业扶贫、粮改饲等相关利好政策带动下,牛羊肉生产保持稳定发展,消费明显增加,贸易呈净进口格局,价格高位上涨。2019年,牛羊肉产量分别达667万吨、48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3.6%、2.6%;消费量分别为833万吨、52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1.4%、4.0%;价格分别上涨至73.23元/千克、72.22元/千克,比上年分别上涨12.4%、15.7%。

 

  杨春分析说,预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影响,产量、消费、贸易增速放缓。未来十年,在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条件下,牛羊肉生产稳步增长,人口增长、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将带动牛肉羊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因消费需求快于产量增长,进口将持续增长,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牛羊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提升,逐步趋向绿色、生态、高效、循环。

 

  杨春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牛羊肉产业带来较大影响。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全面控制,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在疫情影响下,陆续出台管制及应对措施,由此会阶段性影响对国外的出口供应,目前,巴西已有牛肉加工企业停工,由此对全年产量及出口均有影响。

 

  另外一个影响牛羊肉产业的不确定因素是牛羊疫情疫病防控。受牛羊养殖散户偏多,引种、运输环节存在潜在风险,牛羊养殖的疫情疫病防控任务重大并关乎牛羊产业的持续稳定。口蹄疫、布病、牛结核病和犊牛下痢仍是肉牛养殖面临的主要疾病;“牧区繁育、农区育肥”“北牛南运”跨区域活牛运输等,都易发活牛羊运输应激综合征,并存在疫病传播等风险。国际市场潜在的疫病风险仍不容忽视,2019年8月,新疆边境哈萨克斯坦流行牛结节性皮肤病;2019年12月,印度发现3起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2019年,我国发生结节性皮肤病两起,预计2020年夏天仍有暴发风险。

 

  此外,当前中国居民对肉类消费处于升级发展阶段,牛羊肉不同产品、不同渠道的消费情况及变动趋势,牛羊关联品种,生猪生产恢复程度及生猪替代产品价格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将对未来牛羊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明显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