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太和镇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三变改革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时间:2020-05-08 12: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5-08 来源:华龙网 浏览:177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7日15时25分讯(记者 姜力菘)作为全国重点镇,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近年来,太和镇培育出了“太和黄桃”“太和越野蛋”“太和花椒”“太和血橙”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出“太和桃花”“石垭红叶”等一批魅力乡村旅游景点,招徕了众多的游客,持续带动农户增收,产业增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昔日荒山成桃园 三产融合促振兴
“3年后,我们与石岭村的桃树就会连成一片,荒山都将变成美丽桃园。”太和镇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感慨地说,黄桃已培育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
据了解,合川区太和镇的黄桃种植历史悠久,全镇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000多亩,产量达6000吨,产值7200万元。当初谁也没有想到这小小的黄桃竟成为亭子村最大的支柱产业。
“我家种了4亩黄桃,2019年果树挂果情况非常好,而且品质好,每亩采了有4000多斤,卖了四万元左右。”亭子村黄桃种植户周兵介绍说。
“早些年,村民们主要种的是三大坨(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勉强糊口。后来,村干部决定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民收入,经多方考察后选择了黄桃。”姚世明介绍到,“2012年,为了带领村民抱团发展,村里又成立了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向种植户无偿提供嫁接的穗条,传授嫁接、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还开办了亭子村农民田间学校,邀请农技师为果农开展技术培训。”
抱团闯市场、集中搞培训,越来越多的果农尝到了甜头。如今,亭子村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40多户,增长到现在的400多户。
2018年,在太和镇的支持下,亭子村又联合附近的石岭村,引进了实力雄厚的业主,按照绿色有机标准,栽种了28000余株桃苗,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亭子村依托示范园开展先进技术转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技术输出和服务输出,走科技兴农之路。
为做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帮助农民增收,太和镇利用种植黄桃30多年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截至2019年,太和镇已连续举办12届桃花节。每年阳春三月,千亩桃花竞相绽放,吸引10余万游客前来赏桃花、品美酒、尝美食,年旅游收入达600余万元。
今年,太和镇和宁波合作开发黄桃果酒、果脯、白兰地、黄桃露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接下来太和镇还将引进更多的农业加工企业,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太和镇党委书记秦云兵说。
“三变”释放红利 产业扶贫富农家
“领猪肉了,大家莫慌,每家都有……”2020年1月9日,虽然天气很冷,然而合川区太和镇晒经村却呈现出一派喜庆热络的气氛,全村1000余户村民都领到了年猪肉,分享到了产业发展、扶贫增收的成果。
近几年,晒经村每年都会举办类似的迎春盛会。
“年关将至,我不仅拿到了750元的入股分红,今年,村里还给我发了块大猪排,安逸!”村民王三荣在分得十斤猪排骨和一包花椒后,笑逐颜开。
“要不是政府帮我们引进企业搞产业,这些山可能到现在都是荒起的。”村民陆中述说,现在他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平日又在花椒基地打工,既有土地分红又有务工薪金。
这看得见的红利,得益于晒经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
2014年,晒经村有140多户建卡贫困户,被列为市级贫困村。过去,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小孩留守家中,大部分土地撂荒。
2017年,晒经村被列为重庆市“三变”改革示范村。在太和镇党委和政府的推动下,晒经村紧抓“三变”改革机遇,探索“三变+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晒经村因地制宜发展以花椒、桐子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并成立了幸福农业股份合作社。村民以荒山和闲置地经营权入股,占合作社50%股份;村集体以产业扶贫、退耕还林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入股,占合作社50%股份。截至目前,该村共有54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村民的2000多亩土地被集约起来,分别转包给9名业主,重点发展花椒、桐子、小龙虾、生猪等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把村民组织起来,壮大集体经济!”合川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