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挥金融合力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时间:2020-05-07 15:2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新华网重庆5月6日电(王彩玲)近年来,重庆金融机构聚焦扶贫产业发展,在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人行重庆营管部”)的指导下,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信贷产品和模式等措施,促进深度贫困地区稳就业、增收入,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跑出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加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重庆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16.6%,有效发挥了金融托底作用。
“扶贫在于精准,重在靶向明确”。在精准扶贫方面,人行重庆营管部牵头全辖12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特色精准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通过引入或支持扶贫企业、建立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打造普惠金融基地等方式,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出专项产业扶贫信贷产品 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收入低且不稳定是直接因素,在农村,农业生产无疑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马天禄表示,金融机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要发挥好源头活水作用,激发贫困地区产业的“造血”功能。
在巫溪县红池坝镇,几百亩茶树苗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的“愿景图”变为“实景图”。距离县城120公里红池坝镇,贫困发生率20.5%,当地有着较长的种茶历史,加之地处高山,生态环境良好,可出产高品质茶叶。
作为人民银行巫溪县支行(以下简称“人行巫溪县支行”)的定点扶贫乡镇,2017年9月—2018年1月,人行重庆营管部联动下属单位3次为红池坝镇拨付资金,合计128.8万元,用于“产业再造”,目前已种植茶苗300亩。
“近2年来,300茶园项目推进有序、进展良好。但茶园建设周期长,目前主要是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产生收益。”茶园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累计流转土地302亩,户均增收超3000元;同时,茶园建设累计带动全村70户农户务工,其中贫困户19户,户均增收6000元。
对于红池坝镇的扶贫举措,人行巫溪县支行相关人员表示,近年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产融合作模式在深度贫困村被广泛应用。在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通过产业扶贫贷款支持公司,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农户,农户还可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对于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融资瓶颈,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涉农企业。”马天禄称。
在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奉节县平安乡,近年来将鸡蛋产业确定为脱贫攻坚重点扶持产业,通过培育养殖大户发展,带动贫困户参股、就业、代销等方式实现脱贫致富。但鸡蛋价格波动大一直是困扰政府、企业和百姓心头的隐忧。
为锁定鸡蛋未来价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消除产业发展顾虑,建行重庆市分行联动子公司建信期货在当地成功落地“保险+期货”鸡蛋产业精准扶贫项目。通过银企联动、保费捐赠和减费让利等方式的为养殖大户提供保费补贴达70%,养殖大户仅需承担总费用的30%,大幅降低费用负担。
截至3月末,重庆全市金融机构共创新推出专项产业扶贫信贷产品近百款,发放产业扶贫贷款余额近300亿元,同比增速达85%。
发挥好政策性工具和产品作用 支持实体经济和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春耕生产、脱贫增收……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给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来了新的挑战。
“疫情防控期间,农业企业,尤其是与餐饮相关的涉农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很大压力。”马天禄指出,对于“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重庆金融机构聚焦难点痛点,通过发挥好扶贫再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金融产品定向支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介绍,为支持受困涉农企业,人行重庆营管部与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了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和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专项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跟进并满足农业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农业企业的冲击,人行重庆营管部积极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的定向支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两次向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3家地方法人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铺底资金,支持其加快信贷投放。”马天禄称,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确保优惠利率贷款资金切实用于疫情防控相关用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