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当前国际粮食贸易出现异动及我应对策略建议(2)

  总的看,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277万亿斤,人均占有量474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三大主粮年末库存消费比超过60%,远高于17%-18%的粮食安全标准。分品种看,2019年稻谷产量2.10亿吨,消费量2.21亿吨;小麦产量1.34亿吨,消费量1.28亿吨;玉米产量2.61亿吨,消费量2.77亿吨。从进出口贸易看,2019年三大主粮净进口765万吨,占其产量的1.3%,其中稻谷净出口29万吨,小麦净进口317万吨,玉米净进口477万吨;近3年稻谷和小麦进口量占其产量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5%和2.3%,且进口主要用于品种调剂。据农业农村部300个价格网点县监测,3月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20.77元,同比基本持平。由此可见,我国谷物供需是基本平衡的,口粮安全是有保障的,部分国家粮食出口限制措施对我国粮食供给几乎没有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大豆贸易依存度高,2019年自给率只有16.6%,压榨消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根据粮食局部均衡模型模拟运算,假定疫情导致2020年全球大豆有效供应分别同比减少5%、15%、30%,预计今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下降5.9%、12.9%、23.5%,大豆进口价格分别上涨19.4%、23.1%、28.7%,国产大豆价格分别上涨23.2%、24.3%、25.9%。我国大豆进口主要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而这三个国家的疫情都相当严重。尽管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17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6.2%,但由于压榨量增加库存消耗加快,3月下半月起部分油厂因缺豆已经出现停机,4月中旬我国沿海地区油厂进口大豆和豆粕库存量已降至近6年最低水平。3月底大连商品交易所进口大豆、豆粕期货价格分别较月初涨6.8%、8.5%,豆粕现货价格涨15.8%,4月受到港量预期增加影响期货价格有所回落。如果疫情在这三个国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美国新季大豆生产乃至未来大豆进口能否按期保量到港仍存在很大的变数,一旦进口受阻,将会引起国内大豆、豆粕价格上涨,致使畜禽养殖成本上升,不利于生猪生产恢复。

 

  与此同时,今年粮食生产要实现稳定发展还面临诸多压力。一是稳定粮食面积的压力加大。今年小麦面积基本稳定,财政加大对双季稻主产区的支持力度,预计有望遏制早稻面积连年下滑的势头。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春播粮食种植意向面积稳定,截至4月14日,全国已播粮食占意向面积的19.1%,进度同比快1个百分点。但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粮食面积的50%以上,要将意向种植面积落实到田间地头,扭转粮食面积下滑的势头,仍需抢抓农时,加大落实力度。二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今年农业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干旱和洪涝将重于常年;小麦条锈病是近10年来最严重的一年,草地贪夜蛾很有可能大面积暴发,已在周边国家出现的非洲沙漠蝗对我国粮食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防灾减灾的任务艰巨。三是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因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调减,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加之物质投入和劳动力成本上升,2018年三大主粮亩均亏损85.6元,已经连续3年为“负”。虽然今年早籼稻、晚籼稻最低收购价每斤涨了1分钱,但对调动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作用不大,同时还将首次实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限量收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应对策略和措施建议

 

  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增强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采取超常举措,有效应对粮食稳产保供的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