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河北:土地“入托” 一举多得

   日期:2020-04-30     来源:河北日报    浏览:159    

  年轻的农民在外打工,老家的几亩责任田谁帮着种?

  上了年纪的农民干不了的一些体力农活,谁帮着干? 

 

  一家一户的农民,购买三五亩地的种子、肥料等农资,如何降低投入成本? 

 

  …… 

 

  如今,在燕赵田园,这些问题正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出现迎刃而解。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土地半托管、全托管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已成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一种主要形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后,“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实现了一家一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农民高兴地说:土地“入托”,一举多得。 

 

  2.5万多个农业生产性托管服务组织,年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亿亩次 

 

  今年小麦春管,南和县泥井村种粮大户韩广周较为轻松。 

 

  他的800亩小麦,委托给南和县华中农资专业合作社托管,2天便完成了喷洒叶面肥增产剂的农活儿。 

 

  “如果自己干,要在周围村子雇用十几名农民干上一周时间,才能喷一遍。”韩广周介绍,今年情况特殊,疫情防控期间不好招工干活儿,要不是有专业合作社的托管服务,还真要耽误农时了。 

 

  作为种粮大户,韩广周几年前就开始把一些自己忙不过来的生产环节托管给了专业合作社,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体验到农业生产专业托管便利的不止韩广周一人。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起步较早,随着土地承包带来的农业生产力解放和农村人口流动加剧,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就开始兴起。 

 

  近年来,为破解小农户农业生产现代化困局,河北省积极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托管的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较快发展—— 

 

  加大资金投入。把农业托管服务主体纳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范围,列入涉农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对托管服务组织贷款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购置大型农机具,政府性担保基金给予担保支持。 

 

  健全托管方式。鼓励农技指导、推广等公益性农业公共服务主体与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加工储存等生产托管服务主体通过市场方式加强合作,推动服务链条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促进各托管服务主体多元互动、融合发展,为服务模式升级提供保障。 

 

  河北省还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机、农资等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化服务,采取市场化运作,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重点抓15个省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培育示范县,建设了100家省级示范托管服务组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河北省已形成全产业链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股份合作分红、股份托管并行、专业化托管、供销社为农服务六种主要托管服务模式。 

 

  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业生产性托管服务组织达2.5万多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2亿亩次,“谁来种地”问题正在破解。 

 

  土地“入托”带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天上,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病虫害;地下,自动升降式节水喷灌设备给小麦“解渴”。 

 

  干了几十年农活,沙河市赞善村村民裴文周做梦也没想到,自家的10亩责任田能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连在一起。 

 

  “这要托土地托管的福啊!”裴文周用切身经历发出感叹。 

 

  原来,年近六旬的裴文周有10亩责任田,孩子们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儿天天在地里忙,辛苦一年,除去种子、化肥农药费用支出,收入5000元。如今,他把土地交给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打理,去年10亩地收入8200元现金。同样的土地,老两口不用下地干活,还多收入3200元。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