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 创新实践“两山”理论 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时间:2020-04-28 14: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4-28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176 2019年4月28日,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盛大开幕。162天的会期,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举办文化活动3284场,吸引游客934万人次。作为举办地的北京市延庆区,向世界敞开了一扇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
2020年元旦,世园文化庙会花灯璀璨;北京初雪时,世园会植物馆重新开放,草木繁茂;今春重新迎客的世园会园区百花争艳……世园会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好课堂、绿色发展新引擎、生态旅游目的地。
如今的延庆,交通更顺畅,拥有3条高速公路、1条高铁、1条市郊铁路的对外交通网络,正式进入北京半小时经济圈。如今的延庆,空气更清新、水质更清洁、景观更美丽,5G远程医疗启用、全域旅游智慧服务让城市更智慧,市民文明素养持续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区共识,在延庆生根开花,形成更多生动实践,让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幸福。
绿水青山织锦绣 一城山水半城园
蜿蜒的八达岭长城如巨龙横卧山峦,悠悠妫水河自东而西滋润着两岸青山,巍巍小海陀山春映繁花、盛夏飞雨、秋染层林、冬日飞雪,变换着四季的色彩……
延庆70余年的奋斗历程,是一段从未间断的植绿、护绿、培绿、守护生态的坚毅之路。
上世纪中期,位于延庆西南的南荒滩是“有名”的风沙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造林大会战,到九十年代绿化南荒滩,延庆人背土上山、自造工具,克服万难造林植绿。筚路蓝缕的“南荒滩精神”,伴着30年来挺立于山林中的元宝松,传承发扬,让绿染妫川一亩亩拓展、一片片推进。截至2019年底,延庆区森林面积达18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7%,增长到60.34%,林木绿化率达到72.53%。
延庆大力推进绿化和景观提升,建成四大生态走廊和“一核、一环、三带、五廊、十园、多点”的森林生态体系,市民出门见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46.13平方米。
有着良好生态的延庆,竭尽全力保护绿水青山。延庆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严守“两线三区”生态保护红线,拒绝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项目。2019年,延庆PM2.5累计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9%。
凭借良好的生态基础和持续不断的生态文明建设,延庆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第二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好山好水好生态 绿色发展聚宝盆
四月的延庆,春光正好。在大庄科乡沙门村,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日光温室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阵阵微风夹杂着淡淡清香。
沙门村因种植香草闻名遐迩。如今,经过三年发展,大庄科全乡香草产业已经发展辐射带动13个村,种植面积422亩。以大庄科乡香草精油为原料的化妆品热销,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育苗、种植、精油提取、香草制品制作产业链。2019年,大庄科乡实现增收130万元,带动就业近100人。
发展产业的同时,大庄科乡更注重产业与周边生态的共融共生。这里的大棚都采用下沉式设计,既与周边环境融合,又不用砖块垒墙,减少建材使用,最重要的是节能。
凭借生态发展,保护反哺生态,延庆的“芳香经济”遍地开花。菊花漂洋过海远销日本、韩国,高山胎菊鼓了低收入农户的腰包,牡丹花的油用、药用、香用全面“开花”,引进的荷兰郁金香正在培育……“园艺+”的发展模式正在以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大幅推开。
延庆的绿水青山间,夺目的不仅是鲜花成片,更有座座精品民宿星罗棋布。
2015年起,伴随着世园会举办权花落延庆,延庆民宿产业迅猛发展,各具特色。截至2019年底,230个精品民宿小院呈全域布局之势,形成了世园、冬奥、长城等十大主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