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安定区:产业扶贫拓宽农民致富路

   日期:2020-04-27     来源:中国甘肃网    浏览:122    

  产业扶贫看香泉。

  香泉镇——一个位于定西市安定区西南部的民族乡镇,也是全区全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镇,全镇现有人口22479人,其中少数民族9804人。

 

  近年来,香泉镇利用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发展马铃薯、牧草、蔬菜、养殖等农牧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培育和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产业带动脱贫致富、民族融合发展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

 

  据介绍,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人工牧草种植面积3万亩,豆类及其他小杂粮种植面积1万亩;全镇牛存栏、羊存栏分别达到了2.5万头、4.8万只;2019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60元。

 

  发展主导产业,打好“特色牌”

 

  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我们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薯、菜、草、牧四大特色产业。”说起脱贫致富,香泉镇党委书记孙志江铿锵有力。

 

  据了解,近年来,香泉镇采取龙头企业带产业进村、新型经营主体带农户进社、种植农户带土地进园和支部联建、产业联片、项目联推模式,着力打造独居特色的特色产业园区。

 

  打造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立足打造全市马铃薯良种繁育核心区的产业定位,依托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种薯企业,建成了覆盖全镇15个村4000多户农户,集“原原种培育—原种扩繁—一级种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不断巩固提升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打造草牧循环产业园。围绕打造全区最大的草牧产业核心区目标,以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为重点,依托定西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建成了覆盖全镇8个深山区村或浅山区村3000多户农户,集“牧草种植—饲草加工—牛羊繁育—市场交易屠宰加工—粪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还田种草”为一体的草牧循环产业园,加快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

 

  打造高原夏菜产业园。围绕打造全区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配送基地目标,以传统优势区提质增效、新增灌溉区扩大规模、旱川浅山区适度延伸为重点,依托定西甘雨沃农产品仓储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覆盖全镇7个川区村3000多户农户,集“生产种植—质量监测—冷链贮藏—销售配送”为一体的高原夏菜产业园,调整完善水、川、山地结合,高、中、低档搭配的生产布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在香泉镇开花结果,在政策喜雨的滋润中拔节孕穗,将结出富民强镇的累累硕果。

 

  发挥党建引领,扶持“领头雁”

 

  经营主体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园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薯、菜、草、牧四大特色产业发展,增强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辐射度,香泉镇在三大产业园成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

 

  成立香泉镇产业园党委1个,下设9个党支部,在推进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组织生活和市场活动两个结合上做到了深度融合,真正发挥了党建引领带动作用,让党的旗帜在新型经营主体高高飘扬。

 

  马怀成,香泉镇马铃薯种薯扶贫产业园党支部书记,自担任产业园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倡导产业园广大党员,通过带头土地入社经营、资金入企分红、技术入园务工等方式,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广泛参与,使党员渗透到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推动了薯、菜、草、牧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

 

  同时,为美化乡村环境,香泉镇党委利用“主题党日”,定期不定期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在产业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植树造林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共建美好家园。

 

  打造队伍建设,注入“新引擎”

 

  扶贫致富之路,人才是脱贫的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