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农业生产 四川省春耕生产有序展开
时间:2020-04-26 17: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4-26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213 4月,川南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到处是返青的稻秧。到4月20日,种粮大户卢建文已完成秧苗移栽2400亩,进度比往年快了一周。卢建文计划今年种植水稻3000亩,其中300亩是代耕代种等方式复垦的撂荒地。
在今年春耕生产中,四川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巴蜀大地的田野上,耕作正当时。
扎紧“粮袋子” 实招迭出抢抓农时
“我今年种水稻1800亩,比去年多种300亩。”3月21日,数百嘉宾齐聚泸州市合江县白米镇黄金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稻移栽仪式在这里举行。参会的种粮大户们将自己今年的种植面积写在纸上,当众朗读。
黄金山村打响了四川大春播栽的“发令枪”。疫情冲击之下,作为产粮大省,四川省必须确保粮食供给平衡和口粮基本自给。
一年之计在于春。大春粮食产量占全省年产粮量八成以上。1月底,四川省研判,疫情之下必须更加重视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随即,从农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关键环节入手,实招迭出。
动手早。1月30日,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出公告,要求全省企业自2月3日起逐步复工。至2月中旬,全省7家大型重点肥料企业、196家种子企业基本复产。随后,落实分区分级防控措施和“一断三不断”,逐步撤销防疫检测点,全力打通农资运输“最后一公里”,全省大春备耕步入快车道。2月底,全省春耕农资生产销售运输已恢复至接近常年水平。
截至4月16日,全省已育水稻秧苗可满足移栽2581万亩,占计划用量九成以上,进度较常年提前一周。
行动快。1月底,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紧急通知,明确全省大春大豆、水稻、马铃薯、高粱和玉米五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100万亩,确保再生稻种植400万亩,力争全年粮食增产5亿斤。结合各地自然禀赋和土地利用现状,紧急通知将任务分解至市(州)和县(市、区),并给出实现路径——藏粮于技和藏粮于地。
南充市西充县青狮镇六村领到大豆扩种增产任务后,第一时间请来南充市农科院大豆所所长张明荣,用半个月时间传授大豆玉米间作套作技术;川北广元仅用时3周,摸清撂荒地底数,明确复耕任务和扩种粮食种类……
疫情发生以来,四川重要农产品供给始终保持稳定,农业生产有序展开。
绘好“施工图” 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每一块地种什么,都要弄清楚。”4月21日,蒲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富程收到各乡镇播种计划表。让刘富程积极行动的是一根根“指挥棒”: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耕地复垦复耕激励政策……
从顶层设计入手,四川变困难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强化考核机制,推动各项农业稳产增产措施落到实处。
建章,厘清目标和责任。与全省100万亩、5亿斤扩种增产任务一起下达的,还有一条“死命令”:压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扩种增产任务不达标县和园区,涉农考评和奖励“一票否决制”。
逗硬考核靠严密的制度,撸起袖子加油干考验的是实干。作为粮食稳产增产“米袋子”先导性和基础性工程的高标准农田,则是真正的舞台。
年度380万亩高标准农田主体工程和4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确保土地“赶”上大春栽播,不误农事。
达州市宣汉县提前下达10亿元涉农资金,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今年开始,曾经的坡耕地和“望天田”,有望变成“旱能灌、涝能排”的“吨粮田”。
实干,还要更大力度、更高标准。今年开始,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最低按3000元补助执行。一年内,单位面积投入增50%。除原材料、设备和人力等成本考量外,“不降标准、不降要求”是更大动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凤凰恩泽:恩情于心·润泽于民
- 下一篇:临夏县玉米“粮改饲”科技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