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绿种子” 结出“金果子”
时间:2020-04-24 14:4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2019年4月28日,2019北京世园会在延庆开幕。妫水河畔,一篇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重要讲话向全世界发出了“同筑生态文明之基”的倡议;而这场园艺盛会也成为世界了解延庆生态理念的窗口。
借势筹备北京世园会,延庆的生态环境提质,城市建设加速。后世园时期,延庆循着“同筑生态文明之基”的步伐,厚植“绿色”肥沃土壤,让延庆的“生态之树”成长得更加繁茂、茁壮。
民宿产业井喷发展,园艺产业加速聚集,“生态+”旅游产业则已经成为延庆区的靓丽名片,吸引着中外游客。一系列的绿色产业也带动延庆城乡更富、更美,延庆区坚持绿色发展之道,播种下的一颗又一颗的“绿色种子”,逐渐结出了惠民生、促发展的“金果子”。
孕育好山水
“南荒滩”摇身变为森林城市
春夏时节,俯瞰延庆大地,碧水青山如一幅绿意晕染的水墨画。绿树掩映间,八达岭长城巍峨雄伟;青山环绕下,妫川水静谧流淌;斑斓点缀下,四季花海吐芳竞艳;而硅化木则在低声“诉说”着延庆的沧海桑田。看到这些,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森林覆盖率不足7%的南荒滩。
延庆西南的康庄镇曾经被称作京西北的“风口”,北京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南荒滩是这里最“著名”的风沙源。想要过上好日子,第一步就是要解决风沙难题。于是,延庆区从南荒滩起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相继实施了八达岭-康庄风沙危害区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废弃矿山植被恢复、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平原造林等重大绿化工程,三十余年筚路蓝缕,终于将“南荒滩”变成了“森林城市”;推进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恢复,通过修建官厅水库、建设白河引水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等一系列措施,从缺水地蜕变成水源保护地,全区93%的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当世园会的东风吹来,延庆人乘着“生态之帆”,借势远航。延庆从全域植树造林到城市小微绿地改造,再到惠及群众生活的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绿化和景观提升,多角度夯实延庆之“绿”。
期间,先后建成了妫河生态休闲走廊、官厅水库生态库滨带、北山生态休闲观光带和龙庆峡下游森林公园四大生态走廊;建成“一核、一环、三带、五廊、十园、多点”的城乡一体森林生态体系;持续推进背街小巷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首都花园式单位、社区331个,首都绿色村庄119个,首都园林小城镇12个,让城在园中、园绕城区、城景交融。
“良好的资源禀赋是延庆最宝贵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延庆区委区政府坚持生态立区,一张蓝图、一个指挥体系、一套指标体系、一个考核体系、一张网式的宣传系统,让‘两山理论’在延庆开花结果,形成更多生动实践,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延庆区委书记穆鹏表示。
引来好产业
绿色生态产业呈现“裂变效应”
拥有良好生态的延庆,竭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选择,是定力,也是生态发展的坚定信心。延庆严守“两线三区”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准入机制,实施减量发展。“近五年,延庆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抑制开发冲动,严格落实禁限目录,严把项目准入关,拒绝了一批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项目。”延庆区发改委主任刘聪玲说。但同时,民宿、园艺、旅游观光等生态产业在延庆聚集,如雨后春笋,快速“裂变”。
2015年以前,提起“民宿”,没有人会想到延庆。2015年5月,延庆区首家精品民宿“石光长城”开业,而后,外界资本的引入以及大批外出创业延庆青年回乡投资现象蔚然成风,并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宿,形成了世园、冬奥、长城等10大主题民宿。尤其是在世园会的筹办过程中,延庆先后两批共为201个民宿小院颁发了“世园人家”的牌子,一些原本老牌民俗户开始走上精品民宿、高端旅游的路子。
世园会让延庆精品民宿获得了井喷式发展。目前,延庆共有精品民宿75家,民宿小院270个,直接带动周边千余名村民吃上了民宿旅游饭,世园会闭幕后,这笔精品民宿“财富”也实实在在地留在了延庆。以“荷府”为例,世园会期间,它作为精品民宿之一,在服务保障世园会中谋求自身发展。受世园会启发,创始人袁野对后世园时期的“荷府”发展又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计划依托“荷府”建设了一家艺术馆,图书馆、农场也都在筹建当中。未来,“荷府”将会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艺术、田园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综合体。“世园会是一个平台,给很多像我一样有着民宿情怀的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拳脚的空间。它是一方沃土,让延庆精品民宿的种子破土发芽。”袁野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曲靖麒麟区打好种业发展“组合拳”
- 下一篇:大理云龙县:产业就业双驱动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