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打“组合拳”:健康扶贫 不让“病根”变“穷根”
时间:2020-04-24 13: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4-24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277 南川打“组合拳”:家庭签约医生、完善医疗条件、“一站式”结算 健康扶贫 不让“病根”变“穷根”
4月14日,南川区东城街道卫生院医生李命淑又来到了黄淦村贫困户胡正友家里,为他检查身体。前年,胡正友打工时摔断了腿,一时间丧失劳动能力,被纳入建卡贫困户。一年多来,在家庭签约医生的帮助下,胡正友的伤势逐渐恢复,已能在附近做些零工。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南川从签约医生、完善医疗条件、落实医保报销政策等方面下工夫,确保贫困人口“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少生病”
家庭医生定期上门
在南川,每一名贫困群众都像胡正友一样享受家庭签约医生的服务,即医生定期上门检查身体并提供医疗建议。
“罗大爷,我们又来给你检查身体了。”“快来,快进来。”同一天,南川区山王坪镇,见到家庭医生熟悉的身影,71岁的村民罗贤柱十分热情。罗贤柱患高血压已有20多年,而他的妻子更是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自从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在医生的嘱咐和建议下,夫妻二人的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近年来,南川先后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20个,采取集中、诊间、上门等签约方法,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建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
为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该区还依托智慧医疗健康平台,通过启动人脸识别系统、GPS定位系统,对辖区居民进行信息录入和人脸采集,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完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档案,实现了辖区居民就诊信息自动推送到健康档案,提高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家庭医生获得授权后,可以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所有就诊病历,能更加精准了解居民健康情况和过往诊疗记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其随访和指导用药情况也一并录入健康档案,能够为居民后续诊疗提供准确有用信息。”南川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何江说。
“看得上病”
医疗软硬件逐渐完善
4月11日,记者在南川区中医院二期住院楼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建设工程目前孔桩开挖完毕,地梁基础工作量完成30%。
这是南川全面改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川区通过改扩建一批、联合设置一批、整体搬迁一批的方式,改扩建区人民医院儿科楼、乡镇卫生院7所,整体搬迁区妇幼保健院、完成244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等设备,DR、CR覆盖所有中心卫生院。
在硬件上,该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33个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而在软件上,南川区统一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实现了医疗机构信息、医护人员信息、疾病目录、诊疗目录、手术目录、药品目录等数据标准统一,建立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们已集成40家公立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院和100家个体诊所有效医疗健康数据1500万余条。接下来,我们还将把全区279家村卫生室医疗健康数据纳入平台,真正实现区域卫生健康信息‘一张网’。”何江说。
南川还将贫困患者按“大病、重病、慢病”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按照分级诊疗、逐级转诊原则实施分类救治,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并落实一名管理人员,参与疾病的跟踪随访及管理,确保农村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看得起病”
七道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
“多亏了政策好,我才能把病治好。”近日,在南川区人民医院出院结算窗口,患者彭大姐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海西全面启动“百村示范、整体提升”行动
- 下一篇:甜瓜棚里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