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保健品宣称“延缓衰老”被责令整改

   日期:2019-02-21     来源:辽沈晚报    浏览:665    

  本报讯  昨日,沈阳经开区市场局对辖区有经营“保健”行为的经营者进行集中整治检查,责令整改写有延缓衰老等保健品不规范用语宣传5处,警告处罚2处。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今年1月起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目前已进入集中整治检查阶段。

 

  2月20日,经开区市场局对辖区有经营“保健”行为的经营者进行集中整治检查,共检查保健品经营单位53户、保健品批发3户,抽查保健品45类,检查保健品56批次,未发现违法保健食品。当场责令整改写有延缓衰老等保健品不规范用语宣传5处,警告处罚2户。

 

  经开区市场局局长解捍东介绍,此次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范围包括与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食品(保健食品),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的器材、用品、用具,日用消费品,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日用家电,玉石器等穿戴用品,声称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务等。

 

  重点检查虚假宣传、组织虚假宣传行为,虚假违法广告行为,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宣传治疗作用的行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价格违法行为,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合理要求行为,直销企业、直销员及直销企业经销商的违规直销及传销行为,相关企业或个人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行为,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等。

 

  在整治现场,保化科科长常洪洋提醒消费者,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除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

 

  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会议、旅游等活动,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同时切记保健食品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链接

 

  三大类型“保健品控”如何成瘾

 

  给孩子服用过多维生素导致孩子中毒、老年人乱服保健品、自行配制草药治病被送医抢救……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儿童成为乱服保健品伤身的高危人群,很多人由于迷恋各种保健品不能自拔,成为名副其实的“保健品控”。

 

  专家建议,在整治市场乱象的同时,政府应联合医疗机构、权威专家、媒体加大科普力度,提升“保健品控”们的健康素养,引导他们科学服用保健品。

 

  乱服保健品中毒

 

  儿童和老年人成高危人群

 

  前不久,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一女童因服用了超量的维生素AD而接受洗胃治疗。她的母亲悔恨地说:“我跟孩子说维生素多吃一些无所谓,她每天最多的一次吃了30多粒。”

 

  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一科主任罗海燕接诊过多例因乱服维生素危害身体的儿童,“我们通过洗胃和导泄才将孩子体内的维生素清出体外,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多一点维生素有益身体,殊不知过度服用维生素AD会导致血钙升高,出现脑血肿、头痛等症状。”

 

  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导致孩子中毒的事频发。“一些婴儿腹泻几个月查不出原因,后来才知道是家长给孩子吃多了鱼肝油,导致孩子肠胃负担过重,发生迁延性腹泻。这些家长好心办坏事,健康素养太低了。”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邓俊彪说。

 

  相比于儿童而言,老年人乱服保健品的现象更为严峻。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科主任赖燕接诊过多例因乱服保健品和各种“神药”而导致铅中毒的老年人。

 

  “家住宁乡的胡女士、邓先生老两口患有冠心病,他们担心服用西药有副作用,就自行购买保健品吃,还自己批发中草药吃,家里堆满了从批发市场买来的草药,每天熬一锅当茶喝,后来双双中毒被送到医院急救。我们发现这对夫妻购买的保健品和草药均含有大量铅化合物,长期服用将危及性命。”赖燕说。

 

  “保健品控”们各有各的“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