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达莱有机绿色共享农业国际论坛(和龙大米)在和龙成功举办
时间:2019-04-07 06: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
由中共和龙市委市政府指导,和龙市农林特产协会、中国国家品牌网共同主办,和龙农商行、泰达建设集团、顺达房地产、众鑫米业、艾利特米业、东城无公害农特产品、丰农米业、龙香米业、东城淳哲有机米业共同协办的金达莱有机绿色共享农业国际论坛(和龙大米)于2019年2月22日在和龙市朝鲜族三老人非遗展演馆开幕。 本届论坛以“有机绿色共享农业和健康安全”为主题,旨在推介和龙市生态优势、发展潜力和创新成果,为引领和龙市有机绿色共享农业发展凝聚共识、提供理论和舆论支持。同时,整合共享涉农资源,强化有机绿色共享农业发展,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走出一条以有机绿色农业为核心、以共享涉农资源为引领的小康之路。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农业农村部稻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朱智伟,新华社、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 100多名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和龙,是图们江、海兰江的发源地,是“世界长寿之乡”“世界老年宜游城市”,首批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之一,与日本北海道同在北纬42度,年平均气温在5.6摄氏度,植被覆盖率达96%,森林覆盖率达87%,是全国空气和水质量最好的城市,被联合国开发组织确定为“中国高科技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及深加工示范区”。400平方公里平岗绿洲位于世界农业黄金带,是著名的有机水稻之乡,拥有“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生态农业景观。 和龙一直以来以水稻为主要作物,发展有机绿色农业,和龙大米源于史载的“卢城之稻”,为亚寒带稻米第一种,是古渤海国进贡大唐王朝第一奇珍,原名为“龙成之稻”,意为龙脉之水孕育而成,为避免大唐天子忌讳故改名“卢城之稻”——芦为江边苇,去草方为稻,灌龙脉之水,土蕴而成之。“卢城之稻”产自渤海国显德府中京城附近,也就是现在和龙的平岗绿洲,这是历史上有文献记载最早的贡米。支边时期,家喻户晓的“海兰江畔稻花香”随着《红太阳照边疆》在这里传唱,周恩来总理颁发和龙大米为“水稻奖金奖”。 论坛期间,与会领导、专家及媒体,通过实地参观和交流,围绕和龙市打造的“共享稻田”、“共享菜园”、“共享牧业”等项目,共同探讨“共享经济”发展模式,搭建有机绿色共享农业高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和龙市“健康城”建设步伐。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 刘坚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表示, 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就是城乡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当前我国农业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态,人均耕地面积少。共享经济领域的探索,对于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现代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显然将具有积极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安以质(量)为要。农业是稳民生、安天下的行业,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需求提升,外贸等国际形势的变化等,让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必须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共享经济不是新鲜事物,近年来在交通等行业也进行市场化发展。在农业领域有组织、有领导,规模化、标准化、正规化的推广,道路必将是宽阔的。当然,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对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引导与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