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分餐会成为潮流吗?
时间:2020-03-21 10: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日期:2020-03-21 来源:新华网 浏览:254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内餐饮业带来重创。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不少地方开始提倡实行分餐制,分餐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疫情过后,分餐会成为潮流吗?记者采访发现,对于分餐,有人双手赞成,也有人认为没必要。这道“分”“合”之间的选择题,你会怎么看?
疫情之下,再度提起的分餐制
每道菜配备一只分餐夹,公筷公勺摆放在客人手边……在内蒙古乌兰浩特浩日沁蒙式餐厅,食客们纷纷用起公筷公勺,正在喝早茶的青格乐对记者说:“刚开始有点不习惯呢,好几次差点用自己的筷子夹菜,服务员和身边的家人都提醒——用公筷!”
疫情期间,分餐制再次被提起。近期,多地陆续发布推广分餐制倡议,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3.0版),提出餐饮服务单位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有条件的餐厅要积极推广分餐制;山东率先制定分餐制地方标准,为餐饮企业提供技术指南;重庆、广州等城市也纷纷发布倡议……
长久以来,围桌合餐是中国人的主要就餐方式,亲朋好友围坐成一圈,觥筹交错,共享美食,气氛其乐融融。但筷来箸往间,一桌桌“口水菜”极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成为舌尖上的“隐患”。
“比如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常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况下,筷子很可能成为传播媒介。此外,肝炎、伤寒、痢疾等多种疾病也都可能通过合餐传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刘卫平说。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表示,分餐不仅能避免疾病通过餐具传播,还可以根据每人每餐所需营养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和健康饮食。按需提供餐食,也减少了食物浪费。推广分餐制不仅是为了保卫“舌尖安全”,更是引领一种文明就餐新风尚。
“分”还是“合”?一道难解的选择题
分餐制已是“老生常谈”。早在“非典”时期,不少地方就提出过使用公筷倡议,但疫情过后,由于百姓接受度不高、分餐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分餐制并未得到有效推广。看似简单的分餐,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采访中,不少人认为分餐制会破坏餐桌上亲切热闹的氛围,带来隔阂感,显得有些矫情和别扭。一些餐饮企业经营者表示,分餐会占用更多碗盘和筷勺,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加大清洗的工作量。
而部分实行分餐制的餐饮店,实际运行情况也良莠不齐。有的餐厅提供分餐服务,但客人却不“买账”,有的餐厅公筷、私筷长得一模一样,客人吃着吃着就“不辨雌雄”了……
家庭分餐,难度更大。“我跟公婆一起住,提出吃饭时用公筷,没想到老两口强烈反对,差点引发家庭矛盾。”家住河北保定的孕妇宋女士说,“老人们爱用自己的筷子往我们碗里夹菜,明知道不卫生,又不敢拒绝。”一些长辈觉得公筷用起来又麻烦又生分,这种传统观念短时间内很难转变。
“中餐讲究色、香、味、形、气,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既要满足口腹之欲,又要讲究摆盘美观,给人视觉享受。如何在推行分餐制基础上,兼顾菜品的盘式呈现,不破坏中餐的美感,也是餐饮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山东凯瑞商业集团董事长赵孝国说。
分餐常态化,还需迈过几道“坎”
采访中,多名餐饮业人士和专家表示,分餐实现常态化,需要从改善服务、提升社会认知、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多管齐下。
分餐服务更贴心——
赵孝国建议,餐饮企业可在颜色、图案上对公筷私筷进行区别,或选用长柄勺和长筷作为公勺公筷,便于消费者区分使用。餐厅可设置“公勺公筷架”,在固定区域存放,定期消毒,同时对服务员进行分餐礼仪培训,提升消费者就餐体验。
观念转变是关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