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长沙超五成餐饮店重启堂食服务 分餐“时尚”难推行(2)

  事实上,分餐制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被提出,目前仅商务宴会场景及高档餐厅沿用。长沙一餐企负责人认为,公筷制、分餐制意味着中餐礼仪和餐桌文明实现进步,也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社会餐饮中消费者意识不够,协会应树立一批落实公筷公勺及分餐制的示范企业。”

 

  评论

 

  分餐制和公筷公勺应成为自觉饮食习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长沙市开工复业餐饮企业已超五成,一大批餐饮名店均已开始堂食服务。3月19日,三湘都市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公筷公勺及分餐制成为市民热议焦点。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尽管分餐制能减少疾病传播,但不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

 

  疫情之后,我们面临着很多改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就餐方式的改变,对于政府提倡的“分餐制”及公筷公勺制,目前已经恢复营业的餐饮店均在按规定实行,但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需要长期适应的过程。

 

  “共餐”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讲究的是一群亲朋好友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有酒有肉,一个火锅或一桌菜肴,大家一块儿吃。而“分餐制”对中国人来说显然使得人际关系太过生疏,且全无气氛,这也是“分餐制”在中国难以成为习惯的原因。但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共餐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极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播,导致聚集性感染,如果说“分餐制”对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那么至少需要做到使用公筷公勺。

 

  这次疫情,无疑是一个让我们反思生活方式尤其是用餐方式的契机。习惯固然不容易改变,但是目前疫情尚未完全退去,在此期间我们试着改变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十分有必要,也是明智的选择。疫情如同一面镜子,“共餐制”的弊端显露无疑,这就让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同样情况的发生。

 

  当然,全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既需要民众自身的有意识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和有效引导。对整个社会而言,“分餐制”以及公筷公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无疑相当于一场“新生活运动”,需要造势,更需要切实执行。造势与执行必须并重,不能“雷声大雨点小”,就像“公众场所禁烟令”,执行不力之下,难有效果,既不利于国民健康,也不利于公共环境卫生。

 

  抗击疫情已经胜利在望,胜利之后,为了我们的长期健康安全,我们必须改变沿袭多年却并不健康和科学的餐饮方式,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因此,我们希望目前提倡的“分餐制”或是公筷公勺制在疫情过后不要成为历史,而是成为一种新的主流餐饮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