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蝗再度引发印度呼声:反对全面禁用敌敌畏
时间:2020-03-06 18: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自去年10月以来,从非洲到中东,再到亚洲,跨越多个农业气候区的多个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蝗虫袭击。
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爆发蝗灾之后,蝗虫群就开始向四周快速迁移与繁衍扩张,坦桑尼亚、肯尼亚、苏丹、乌干达等地很快就都有“蝗军”出没,甚至有蝗虫群越过红海进入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等地,对当地植被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几乎同时,地处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也相继出现蝗灾,而且蝗虫数量比东非更多,情况比东非还要严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3月2日发布的警告-“沙漠蝗虫观察”中,称这种情况极为令人震惊,尤其是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据媒体报道,这是东非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肯尼亚地区70年来面临的最严重的一次。这是巴基斯坦遭受了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蝗灾。
为何此次“蝗军”影响甚广
蝗虫不仅会破坏叶子,花朵和水果,对农田的农作物造成巨大破坏,而且还会因大量入侵而破坏植被。一小群蝗虫就可以吞噬一平方公里的区域,一天就可以吞噬多达40,000人的食物。在印度,蝗虫有四种:沙漠蝗虫,迁徙蝗虫,孟买蝗虫和树木蝗虫。
根据粮农组织的说法,毛里塔尼亚和印度之间的沙漠中存在着沙漠蝗虫,这些蝗虫是造成跨不同农业气候区入侵和作物受损的主要原因。如果降雨量略高于正常水平并且形成绿色植被,则昆虫会在一两个月内迅速增加数量。疫情通常发生在一个国家约5,000平方公里(100公里乘50公里)的区域内。如果无法控制或同期爆发,并且邻近地区普遍或异常暴雨,则可能连续数个繁殖季节出现,那么蝗虫数量和规模将继续增加,并可能导致鼠疫。
据报道,此次蝗灾爆发是由于中东沙漠降雨不稳定,尤其在遭受飓风“麦库努”袭击之后,沙特阿拉伯,阿曼,阿联酋和也门等地干旱沙漠的不同地区聚集了大量雨水。这最终为沙漠蝗虫创造了有利的繁殖条件。已知蝗虫群每年都会在11月退去,但是印度较长的季节性降雨为塔尔沙漠中的蝗虫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繁殖条件。
印度受蝗灾的影响
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同位于西南亚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确定为蝗虫群的三个爆发点之一。另外两个包括非洲之角和红海地区。
据报告统计,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受影响的1,68,548公顷耕地中,有88%的农作物遭受严重损失, 受损的大部分农作物是小麦,其次是芥末,油料籽和小茴香。
历经数月时间,印度当局目前已经控制了局势,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值得担心的是,这极有可能只是第一代春蝗结束,后续随着季风的来临,局势可能会再次恶化,可能因此带来更大的灾难。
印度再次热议:反对全面禁用敌敌畏
敌敌畏又名DDVP,学名O,O-二甲基-O-(2,2-二氯乙烯基)磷酸酯,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敌敌畏是一种挥发性有机磷酸盐杀虫剂,用于农业、园艺、生物安全和公共安全行业以及在家庭环境下防治多种害虫。一次喷洒即可杀死蝗虫。
但是,敌敌畏被发现可对人体和环境中的生物产生严重的急性、慢性和全身健康问题,一直遭到食品安全主义者的反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已经对敌敌畏进行监管审查。这些审查导致禁止敌敌畏的某些应用及引入急需的风险降低措施。在欧洲,所有在植物保护中应用的敌敌畏已从行业撤出并逐步淘汰。
印度Anupam Verma委员会对66种已经在其他国家禁用的农药进行评估,发现包括敌敌畏在内的18种农药对人类和动物构成风险。随即,印度农业和农民福利部于2018年8月发布一项农药禁令,涉及这18种农药的禁用:
- 12种(苯菌灵、甲萘威、二嗪磷、氯苯嘧啶醇、倍硫磷、利谷隆、甲氧基乙基氯化汞、甲基对硫磷、氰化钠、甲基乙拌磷、十三吗啉、氟乐灵)的禁用立即生效,上述农药于禁用令发布当日起禁止登记、进口、生产、制剂生产、运输和销售。
- 6种(敌敌畏、甲草胺、甲拌磷、磷胺、三唑磷、敌百虫)将于2020年12月31日起禁用。禁止颁发生产批准证书;从2019年1月开始禁止敌敌畏的进口、生产和制剂生产。
也就是说,印度政府已完全禁止敌敌畏的新注册。进口和本地制造禁令也于2019年1月生效,全面禁令将于2020年12月31日实施。农药的现有库存必须安全处置。从2020年12月31日起,将禁止使用杀虫剂敌敌畏来有效解决蝗虫造成的威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