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数字变化说明了什么?(2)
时间:2020-03-04 10: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从区域结构来看,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去向地,主要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日韩、港澳台、东南亚合计占60%左右。往年,美国通常在10%以上,2019年降低为8%。未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格局和态势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且随着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会更加凸显。
在进口来源地方面,2016年之前,美国长期占据首位,占比超过20%。2017年,巴西基本追平了美国,占比均为19%。此后两年,巴西大幅度超过美国,2019年占比为20%,而美国则降至9%。
巴西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最主要的当然是大豆,2019年占比高达65%。实际上,自2013年开始,巴西就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我国其他多项大宗农产品的进口中,巴西也遥居首位,占比很高,包括:禽肉83%,牛肉26%,食糖41%,棉花26%等。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国家,未来在我国农产品进口中,会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总体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既符合国际比较优势的原则,又较好地满足了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满足了广大人民的消费需要。出口方面,以水产、蔬菜和水果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方面,则以大豆和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
大豆的自给率最低,只有17%;其次是棉花,自给率为76%。大豆和棉花,单产水平很低,均在每亩120公斤左右,需要耗费大量的耕地。进口大豆和棉花,就相当于进口耕地,如果用国内土地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进口数量,把整个东北和华北的耕地都用上,还不够。
禽肉和猪肉自给率分别为99%和96%,属于基本自给水平;牛肉自给率较低,只有80%。这也符合我国资源短缺特点,因为生产牛肉比生产同样重量的猪肉、禽肉需要投入更多的饲料和土地。
在人们最关注的谷物方面,尽管进口了1792万吨,包括大麦593万吨、玉米479万吨、小麦349万吨、大米255万吨等,但自给率仍然高达98%,符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湖南安化推动黑茶产业“全链”复产
- 下一篇:农发行再推20项举措支持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