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疫情防控决定餐饮业发展 下半年或将迎来补偿性消费增长期
时间:2020-03-03 11: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日讯 2日,中国饭店协会发布《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营业额大幅度下降造成餐饮企业成本压力仍然较大,仅靠拓展外卖业务企业难以为继。疫情控制情况将决定餐饮业发展,预计疫情得到控制后餐饮业将于第三、四季度将进入补偿性消费增长期,餐饮收入同比会有大幅增加。
从中国饭店协会发布数据来看,单店餐企中一直营业未完全停业占比18%,已停业的餐企占比75%,复市企业占比7%。其中,连锁餐企中一直营业未停业门店占比均值为26%,目前停业门店占比均值为73%,停业后已复市门店占比均值为12%。
在营业额方面,所调研餐企目前每天营业额占去年同期的百分比均值为9%,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0%以上的餐企占比71%,下降80%-90%的餐企占比12%。与营业额相对应,在客流量方面目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1.52%。其中,同比下降60%以上的餐企占比95%,客单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2.96%。其中,下降60%以上的餐企占比70%
餐企面临最大困难分布图
特殊时期,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也基本相同。从报告分析来看,在餐企面临的最大困难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人力成本压力、营收大幅减少、门店租金压力。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行业报告》显示,行业平均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占餐企营收32.67%,行业平均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41.31%。疫情下,餐饮企业损失了近9成的营业收入,同时承受着人力成本、房租等大量固定支出以及原辅料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现金流问题成为餐饮面临的最大问题。调研显示流动资金能够撑到3个月以上的餐企寥寥无几,仅占比9%;现金流能够支撑1-2个月的餐企占比31%,27%的餐企表示已经无法继续支撑。
尽管上线外卖成为很多餐饮企业自救的重要途径,但从报告分析来看,相比于整体订单量的下降,上线外卖也是杯水车薪。报告显示,在目前餐饮企业经营方式中,外卖作为首选占比29%,其次是提供团餐预定业务占比20%,提供堂食占比17%,提供无接触点菜外带占比16%,提供食材代加工业务占比4%。
餐企外卖订单数同比变动图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卖成为很多餐企首选的自救方式,但是就行业整体而言55%的餐企外卖订单数同比下降80%以上,同时对于很多餐企来说外卖对于餐企营收只是杯水车薪。
随着各地逐渐进入复工期,大多餐企也均制订了复市计。报告显示,近六成企业在计划复市时间上选择根据疫情发展和政府要求待定,选择在3月1日-10日复市的餐企占比22%。在未复市的原因中,政策不允许位居榜首,占比25%。其次是认为消费市场尚未恢复占比20%,安全责任大占比19%,缺乏足够的防护物资占比12%,复市审批难占比8%,食材供应不足占比5%。
餐企选择复市时间分布图
为了帮助餐饮企业复工,相应的帮扶政策也在不断出台。从目前情况来看,专项资金扶持、培训费补贴、开通绿色通道以及低成本融资是企业迫切想要得到的政策帮扶。
报告指出,餐企正在申请政策的政策主要是税费相关政策,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延迟缴纳社会保险、减免营业税、延期缴纳税款以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餐饮企业认为最有效的政策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减免租金、专项资金扶持、延迟缴纳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及延期缴纳税款,企业希望能够加大这些政策的落实力度。
对于疫情过后餐饮行业的发展,近六成餐企认为全年营业额将大幅下降40%,近五成餐企认为疫后行业可较快恢复。调研中有49%的餐企表示行业可在疫情结束后3个月恢复,有46%的餐企表示行业可在疫情结束后6个月恢复,仅有5%的餐企比较悲观,表示疫情结束后1年行业方可恢复。
疫情结束后行业恢复能力预计图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