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聚焦七大方面(3)

  一是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发布并组织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积极引导小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乡村产业发展,开发乡土特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品,保护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文化根脉。开展乡村特色产业监测分析,引导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资源,集合力量,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三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小而精、精而美的乡土特色产业,推进特色资源有序开发、规模开发。优化特色产业布局,认定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推进特色农产品“产加销服”“科工贸旅”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实现串珠呈线、块状成带、集群成链,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省一业”发展格局。2020年,建设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县、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镇、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强村。

 

  四是培育乡土特色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加强特色产品展览展示,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发掘一批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的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加强宣传推介。举办“一村一品”交流活动,开展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主体身份化、营销电商化“四化”试点,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四、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构建乡村产业发展“雁阵”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队伍。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加强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按照“退一补一”原则,递补成长性好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引导地方培育龙头企业队伍,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格局,形成乡村产业“新雁阵”。2020年,遴选并推介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

 

  二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实现形式。

 

  五、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增添乡村产业发展亮点

 

  一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等级资源优势要求,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县,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休闲农业“打卡地”。2020年,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

 

  二是培育休闲旅游精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开展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和经营主体监测。2020年,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开展“最美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十最十乡”推介活动。

 

  三是推介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运用网络直播、图文直播等新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形式宣传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融入休闲农业产品发布、美食活动评选等元素,做到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旅居的好去处。2020年,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六、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