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疫情防控执法监督典型案例(2)
时间:2020-02-07 11:02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接群众举报,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和公安部门1月30日在武深高速与沪昆高速互通交汇处,查获一起涉嫌非法销售不合格医用口罩案,现场查获口罩84盒共计4200只(规格50只/每盒),该批口罩外包装均标识英文,无任何中文标识,无合格证(印),其中有16盒(800只)外包装显示生产日期为“200803”,有效期为“201303”,其余的包装盒上未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据当事人易某交代,其当天共购进174,200只这种“三无”口罩,其中170,000只已经通过早两天的微信联系通知买家、接货人,于1月30日上午九点左右,到醴陵市武深高速和沪昆高速互通处醴陵工业园区内进行交易并运走,剩下的4箱(4200只)是送货到醴陵市内进行交易时,被醴陵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当场查获的。在这之前还有过三次交易,涉及的数量、交易金额及流入地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案件七、慈利县某药店涉嫌销售“三无” 口罩案
根据群众举报,1月29日慈利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检查发现县人民医院附近的某药房正在销售的口罩外包装上未按要求标注中文产品信息,无厂名厂址、无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执法人员当即扣押了该药房未及售出的“三无”口罩1550个,并在公安局机关配合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案追根溯源,查扣其上线待售的“三无”口罩216200只。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案例八、岳阳市君山区郭某涉嫌销售过期口罩案
1月28日,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良心堡所执法人员在开展疫情防控巡查时,发现该镇居民黄某对过路群众销售棉纱口罩,立即报告区局机关,联合展开调查,对该批口罩的来源、库存数量、销售数量及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经查,黄某销售的口罩为棉纱口罩,标称生产日期为2003年,保质期两年,共销售490个,价格为0.5元-2元不等,销售金额310元。黄某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目前,该局已对其库存的口罩查封,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案例九、邵阳市岳某等人涉嫌销售“三无”口罩案
1月28日上午,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进行市场巡查时,发现在东风路口停放的一辆越野车内有不同规格、款式的医用防护口罩8000余个,这些口罩均无包装、无中文标识,没有产地、生产厂家和生产原料等信息说明,也没有检验合格标志和进口产品注册证,属“三无”产品。经初步查证,该批产品系邵阳市某连锁药店员工岳某通过非法渠道购进,准备对外销售。目前,该案已经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案例十、湘潭市经开区某药店涉嫌销售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注册商标口罩案
1月29日,湘潭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本市经开区某药店进行执法检查,经查该单位销售的3M9001自吸过滤式口罩,是来自私人渠道进货1500个,没有正规进货渠道,当事人现场无法提供产品的购进票据及相关资料。经过执法人员初步核查,该药店存在涉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注册商标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当场对涉嫌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注册商标的3M口罩570个进行了扣押。目前,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等相关规定,对该案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