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启常年禁捕(2)

  从1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禁渔,沿江不少省份之前也纷纷出台了清退养殖网箱、禁止天然水域投肥投饵等限养措施。记者近日走访湖南多地渔场看到,通过转型升级,各种形式的绿色生态养殖令人眼前一亮,老百姓的“鱼篓子”不仅装得更满,也更健康。

 

  在衡阳市珠晖区兴湘村,工人们正忙着建造一栋外形看起来是车间板房的建筑,但走进去才发现另有乾坤——加装了隔温层的内胆镶嵌在钢结构中,形成了几十个高于地面的大箱子,它们就是“装配式陆基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鱼池。

 

  266公里长的湘江衡阳段,其中有150公里是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个池子的产量大过一口鱼塘。”衡阳市农业农村局总水产师段夙成介绍,2019年,衡阳全市清退了近3万平方米的养殖网箱,由此失去的1万吨养殖产能在未来一年就将被陆基养殖全部填补,从而确保爱吃鱼、会做鱼的衡阳人“鱼篓子”不断供。

 

  “因为我把鱼养在22米长的水槽里,水流带动鱼不停游动,像跑步一样,所以大家都说我养的是‘跑道鱼’。”作为湖南省第一个采用这种方式养鱼的人,邵东市九贝生态养殖场负责人李三明很是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跑道’养殖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鱼群始终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而且在同等水域面积下,产量比过去多了一倍。”李三明说,2019年渔场产了150万斤鱼,占到全市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渔政渔业处处长王元宝表示,依靠科技养鱼,不仅改变了过去污染重、产量低的老问题,还提升了鱼的品质。渔业部门将积极引导和帮助更多渔场和渔民,朝着绿色生态的养殖模式转型。 据新华社

 

  举措

 

  重点水域分类分阶段禁捕

 

  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

 

  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其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长江干流是指青海省曲麻莱县以下至长江河口的长江干流江段;重要支流是指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通江河流在甘肃、陕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境内的干流江段,大渡河在青海和四川境内的干流河段,以及各省份确定的其他重要支流。

 

  最迟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对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由有关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划定禁捕范围,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