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稻香村:挖掘记录糕点历史 传承发扬制作技艺(2)
时间:2019-12-25 16: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伴随着一代代顾客,稻香村已走过200多年风雨历程,成为一代代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改革开放初期,陈刚年是稻香村苏州观前街店的一名售货员,经常会接待一些香港、台湾同胞及海外侨胞。
陈刚年说,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会,经常有一些年轻人,带着纸条来店里大采购:“稻香村买酥糖、买月饼,采芝斋买西瓜子……”那是他们的父辈离开大陆去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心里却放不下小时候的味道。可是年岁已高,便只好将乡愁寄托在笔尖,让子孙替自己带回故乡的滋味。
匠心致远 六代传承
两个多世纪过去了,稻香村的传统技艺还在口传心授、代代传承,至今已传承六代。
“把作师傅”是稻香村对糕点行业技术一流、人品高尚的领军人物特有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技术总监,这种老称呼浸透着浓郁的中国典型手工业的传统特色。为了不让技艺外泄,“把作师傅”将终身服务于稻香村。
1949年出生的徐全生,是稻香村糕点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十几岁时,顶替父亲进入稻香村当学徒,这一做就是43年,从没有离开过。第五代传人徐红生回忆,做学徒的时候,父亲教他做纯手工的云片糕,在擀面的时候不灵活,父亲拿起擀棒往他头上就是一敲,然后再耐心地教他一遍,从此之后,每次做云片糕的时候就拿着擀棒拼命地练。
2009年,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苏式糕点的酥皮多达18层,为什么一定要18层?用“把作师傅”的话来讲:没什么缘由,这就是规矩!今天少一层,明天就可能少两层,不能开这个口子。
沈根富表示,传承传统技艺及其所承载的工匠精神,对于稻香村来说,不仅仅是自身的责任,也肩负着振兴中华老字号、复兴中式糕点的使命。为此,稻香村集团在苏州工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老中青结合,言传身教,传承传统的手工技艺和老字号的工匠精神。
徐全生老先生在退休前,凭借数十年对于苏式糕点的钻研,对部分古老糕点秘方和制馅流程进行了破译和改良,力求最大程度地保存、恢复传统糕点技艺。徐红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做了近百次实验,让纯手工的“云片糕”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艾满,让原本只能在苏州本地才能尝到的“鲜肉月饼”卖到了全国。稻香村人的辛劳付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式糕点的现存品类,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承袭作出了突出贡献。
沈根富表示,“厚道做人,地道做事,成人达己,追求卓越”是稻香村的品牌精神,也是稻香村的服务理念。这不仅仅是一句标语,一句口号,也是稻香村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标准。在此精神指引下,稻香村已经取得辉煌成绩,面向未来,稻香村将一如既往坚守诚信经营和工匠精神,为人们的美好生活贡献价值,为中式糕点复兴贡献力量,体现稻香村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