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小蛋白助条锈菌为“虐”(2)

  王晓杰团队博士生许强告诉《中国科学报》,科学研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团队中的6名成员耗时三年多,通过大规模实验筛选出了一系列效应子作为研究对象,大规模的初筛也奠定了效应蛋白精细化研究的基础。


  研究过程中,该团队发现一类含有叶绿体转运肽的效应蛋白,其中的叶绿体转运肽能够帮助该蛋白转运到叶绿体中。但是,条锈菌作为活体营养型真菌,自身没有叶绿体。


  鉴于这样的疑问,他们猜想,这类蛋白很可能进入植物叶绿体行使功能。


  “王晓杰通过研究病原菌通过何种方式使植物感病以及植物如何抗病等科学问题,为病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策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董莎萌如此评价。


  将研究进行到底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促使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研究表明,植物叶绿体在植物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叶绿体是产生植物激素、活性氧以及抗性信号的主要场所,作为植物免疫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它直接关系着植物抗病性。


  “这项研究从小麦条锈菌中鉴定了一个效应蛋白Pst_12806,它可以进入到叶绿体中,并降低光合作用以及叶绿体衍生物ROS的产生,从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论文首次报道了病原真菌通过攻击植物的叶绿体调控植物免疫的致病机理,抑制由叶绿体介导的活性氧,进而促进病原菌在植物体内定殖,揭示了活体营养型寄生真菌侵染植物的新途径。”王晓杰介绍。


  “这项成果拓宽了我们对病原菌抑制寄主免疫途径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病原菌与寄主互作机理的理解,对小麦抗病育种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价值。”董莎萌表示。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无止境的。接下来,团队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结合传统研究有针对性地继续进行材料的筛选与创制,与小麦育种专家共同努力培育出具有广谱抗性的小麦品种,以防止条锈病的发生,让国人吃上绿色、安全的粮食产品。


  “我们会一直坚守植物医生的初心,在抗击小麦病害的世界中不断前行。这条路,我们责无旁贷。”王晓杰说。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