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兽所“聚集性”感染布病:人用疫苗尚无 疫源仍待查清(2)
时间:2019-12-12 11: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对于布病来讲,其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是牛和猪。传播途径为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黏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
“从传染途径看,学生感染布病,除了这些常规的传播路径,就是比其他人多出一个实验室。但是作为全国畜牧口最大的研究所之一,实验室级别以及设备都应该很高,而且学生也都是专业科班出身,防护措施应该很到位。所以,传染源仍需进一步调查,导致群体感染的因素一定在他们生活环境的周边。”一位畜牧养殖业人士表示。
作为国家著名的兽研所之一,兰州兽医研究所拥有P3实验室、P3级大型和中型动物实验室以及GMP中试基地等基础设施。P3实验室是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这种级别的实验室是对空气都要消毒后才能进行排放的级别。
而对于工作人员要求更是严格,进入P3实验室的人员必须遵守严格消毒程序规定,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消毒,必须穿隔离防护服和戴眼罩、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人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换装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产生的废物以及防护服等一律不能带出去,需要经过物流通道先消毒,再通过传递窗进入高压灭菌锅,在消毒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垃圾处理。
12月7日,唐华俊在兰州协调指导布病隐性感染事件处置工作时提出,一要立即启动实验室消毒;二要安抚好学生情绪,科学评估治疗方案,做好后勤保障服务;三要与卫生和兽医部门加强合作,尽快查明疫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