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从南北稻香村案,看中国红牛为什么会输给泰国天丝?(2)

因此,虽然"苏稻"在糕点上所拥有的"稻香村"商标申请注册日期要比"北稻"在饺子粽子上的"稻香村"文字标注册的时间更早,本应成为"北稻"在饺子粽子上的"稻香村"文字商标申请注册的在先障碍,但因当时有关机构对商标法的执法不严,"北稻"突破了商标保护限制注册了稻香村文字标。在"饺子"类别注册商标成功后,北稻不满于此,又于"糕点"类别上申请注册"三个禾字+北京稻香村"商标――但未被核准,之后把"三个禾字"去掉,该商标与"苏稻"的商标更加相似,反过来"稻香村"前面仅保留"北京"字样的商标却在北京被核准了――显然此举与中国商标保护制度相悖。我国《商标法》规定,不能将县级以上的地名作为商标注册的内容,但"北稻"中包含了"北京"二字。

从南北稻香村案,看中国红牛为什么会输给泰国天丝?

你看,经此复盘的北京稻香村的这一段商标注册史,真是值得"中国红牛"和"香港王老吉"学习的榜样,它们明显比"中国红牛"和"香港王老吉"的手段不知要高明多少。

设法律陷阱 商标拥有者反成被告

不仅如此,在"北稻"的这些经验里,还有一些小聪明、小技巧值得"中国红牛"和"香港王老吉"学习。比如,对新商标字体要稍微变更,但又不完全变更,完全变更就会造成市场认知困难,而巧妙的稍作变更,既能保住既有的市场认知,又会给"苏稻"未来在诉求品牌所有权的过程中提前设置障碍。"北稻"一直以来宣称的所谓品牌正宗性,正是从这里获得的。

假如,当初严彬在中国市场经营红牛饮料时,一手拿着泰国天丝的授权,另一手也偷偷将地商标"红牛"改为"中国红牛",甚至是什么"岳各庄红牛"进行申请注册,在"红牛"字样前加上属地名称,再把"红牛"的字体稍作变化,把黑体改成行书,加一句"买中国红牛,认准中国字样",铺垫盖地的广告宣传下,嘿嘿,或许也会将"北京红牛"做成注册商标的既成事实。我相信,那11月25日由北京高院出来的这一判决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从南北稻香村案,看中国红牛为什么会输给泰国天丝?

从南北稻香村案,看中国红牛为什么会输给泰国天丝?

我觉得,比起"中国红牛"起诉"泰国红牛"要个名分,"北稻"在北京向"苏稻"主动发起的一宗侵权诉讼,堪称是"被授权人状告权利人商标侵权"的"经典诉讼",值得写入教科书。不过,这个"经典诉讼"是要加引号的。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正因为有了前述"北稻"的那些长期以来一连串小技巧,且运用"老北京情怀"得当,这次的"被授权人状告权利人商标侵权"居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与此相类比,此次中国红牛诉泰国红牛的案子,"中国情怀"显然没有被正确使用。

细细想来,我倒觉得,这恰好暴露了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中国商标管理的法制体系遗留了太多的尴尬和难堪:抢注者往往得逞,权利人每每失算。

巧用司法洗白 真历史难敌假百年

既然共存于市场需要考虑历史问题,那么稻香村案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苏稻"和"北稻"到底谁才是具有传承关系的百年老字号。在这一纷争中,"北京稻香村"是比"中国红牛"成功的,借用老字号"稻香春"和"桂香春"历史成功曲线救国迂回连线"老北京稻香村",讲述了在清末民初存续了30年的"老北京稻香村"起死回生的故事,并以对"稻香村"知名度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由,成功以司法手段阻止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苏州"稻香村"在糕点上单独使用"稻香村"字样。至此,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糕点宗师"稻香村"纯文字商标,在21世纪便不能再继续在糕点上使用。糕点宗师输给了"北京字样"。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