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多地生猪生产止跌回升(2)

  从今年1月起,广东省同中南各省(区)携手推进分区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广东在防控实践中提出的“四个转型升级”——小散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型、粗放养殖向绿色科学养殖转型、小型屠宰厂点向现代化屠宰企业转型、调活猪向调猪肉转型,成为中南区共同的阶段性目标。

 

  目前,中南区建立了分区防控联席会议、工作联络平台和沟通协同机制,出台分区防控实施方案,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措施,构建区域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了中南区非洲猪瘟防控区域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华南农业大学P3实验室成为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为区域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建立广东-广西、广东-云南“点对点”生猪省际调运全程信息化监管模式,试点运行“中南运猪通”信息系统,对“点对点”调运过程进行全程信息化监管。

 

  从今年11月30日起,推进区内调活猪向调猪肉转型。试点禁止非中南区的活猪调入区内(种猪、仔猪,以及符合“点对点”调运条件的生猪除外);从明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区)之间禁止活猪跨省调运。为保障政策顺利实施,广东及福建、广西、海南等省(区)实行了动物和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制度。

 

  发展替代产业增加供给

 

  当前我国猪肉替代品生产增势明显。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1-10月份,全国累计肉鸡出栏同比增长15.5%,产能达到历史高点;10月份,鸡蛋产量同比增长6.1%,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增长3.2%和2.3%。我国肉类总体供应有保障。

 

  消费者选择购买牛羊肉、禽肉代替部分猪肉,各地批发市场在保障猪肉供应的同时,加大了其他肉类的供应比例。为应对今年猪肉供给偏紧的情况,不少地方多措并举加大发展家禽、肉牛、肉羊以及水产品的生产力度。

 

  如四川推动甘孜、阿坝藏区加快牦牛出栏,预计同比增长10%;多渠道增加肉类进口,今年1至10月累计进口1721.8吨,同比增长1.1倍。针对中秋、国庆等消费高峰,制定猪肉保供应急预案,适时投放储备冻肉,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低收入群体、在校大学生等人群需求。引导养殖企业让利于民,做到生猪适时屠宰、猪肉及时供应,四季度将约有1000万头生猪出栏,保障明年春节、元旦供应。出台川牛羊(禽兔)、川鱼产业推进方案,积极鼓励发展禽兔等生长周期短、出栏快的畜种,全省新(改)扩建牛羊禽兔标准化养殖场400个,建成特色水产基地100个,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预计全省禽肉产量增加15%,禽蛋产量增加8%。

 

  福建厦门、浙江杭州等地近期也发布了《关于促进家禽养殖业发展增加肉蛋产品供应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扶持家禽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等,将着力提升家禽养殖水平,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