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19中国水产品电商消费论坛暨京东平台推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2)

  报告共分七大章节,两万余字,详细描述了中国水产品电商的发展状况、特点,对相关产业链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剖析了水产品电商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推动水产品电商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报告显示,自2005年起步以来,中国水产品电商发展经历了起步期(2005-2009年)、启动期(2009-2012年)和市场躁动期(2012-2016年),现已进入理性增长期(2016年至今)。

  根据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大数据,2018年,中国水产品电商单量达到5.58亿单,交易额达到271.26亿元,占生鲜电商交易额的1/3。2019年上半年,水产品电商单量达到3.98亿单,交易额达到169.46亿元,同比增长22.9%。

  从各线城市交易额看,二线城市是水产品电商的交易主力,2018年交易额达143.89亿元,占比达53.05%,2019年上半年交易额达84.82亿元,占比达50.05%。一线城市2018年水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速超30%。但从2019年上半年数据看,一线城市交易额增速仅为19.3%,下降明显,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增速加快,达24%。从中可看出,中国水产品电商消费正呈现下沉趋势。

  从省及直辖市交易额看,2018年水产品电商交易额最大的省份是江苏省,达67.66亿元,约占全国水产品电商交易总额的1/4。占比超过10%的省及直辖市还有上海、山东、辽宁。

  从交易品类看,2018年,交易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是虾(50.74亿元)、蟹(47.09亿元)和鱼(41.06亿元)。即食水产品排名第四,交易额达38.69亿元。2019年上半年,各品类中,增速最快的是贝类(42.5%),其次是干制水产品(34.7%)。另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海鲜卡券、海参的消费额、消费额增速和消费频次增速值得关注。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还显示,价格、味道、鲜度、配送速度、品质、烹饪方式等是消费者网购水产品中最关注的因素。

  报告指出,水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冷链物流普及程度不高,交易信用体系不完善以及流通环节成本高、损耗大等因素都制约了水产品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报告认为,水产品电商商业模式在生产与营销、电商与旅游休闲以及线上与线下等方面的融合仍有较大创新空间;产品标准化及质量的可视化,将成为水产品电商的热点;而本地化生鲜平台将成为水产品电商未来转型的方向。

  报告建议,水产品电商与休闲渔业融合发展,从而实现电商与旅游观光﹑水族观赏、垂钓、餐饮等休闲活动的深度融合,是水产品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具体融合模式方面,要重视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新型推广模式,增加体验感、参与感与互动性。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电商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推动水产品电商品质化、品牌化与跨境化发展。此外,还应根据水产品电商的特点,建立起符合水产品电商特色的监管体系,并通过社会各界努力,破解水产品电商的物流难题。

2019中国水产品电商消费论坛暨京东平台推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