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定格童年的花生

  每年腊月初八过后,我的故乡千家万户便忙乎起来了!年味也在乡下变的越来越浓了。走村串户总是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花生香味儿,排斥不掉的往鼻孔里钻,把我的思绪一下子就带回那年那月的记忆里。

 

  大锅饭时期,生产队组织采收花生后,花生秧就一堆堆,一垛垛的堆放在生产队牛屋前。孩子们饥饿难耐时,几个结伙,偷偷便寻找那秧子上遗漏的瘪花生,也总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儿童时期的我们也就乐得象过年一样解馋了;那一张张孩子的脸蛋绽放出久违了的笑靥,定格在那个时代,也定格在我们心里;但,有时就是这样的童真也会被那个时代无情的剥夺,难以满足孩子们的自私。

 

  有一次,我同二弟及几个小伙伴们正找的兴起,突然,有孩子惊叫:“牛官”来啦!小伙伴们拔腿便逃,我和几个孩子早已逃的不见踪迹,谁知落下动作迟缓的二弟。“牛官”龚叔抓住二弟象提小鸡一样,一顿痛揍,打的二弟哭天喊地,哭丧着脸怏怏地向父亲告状,父亲一听就急了,“敢欺负这么小的孩子!走,找他论理去。”父亲找到龚叔后,恼羞成怒一步跨上前撑掴两个响亮的耳光,打的“牛官”跪地求饶。父亲的脾气个性在当地是出了名的“不好惹”。

 

  分田到户后,父亲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在城里搞起副业,每年年关,父亲提着全家人节衣缩食省下来的花生,送给城里支持工作的张伯,那时我们只好眼巴巴瞅着花生被父亲拿走,心里好想把花生夺下来解谗,当年的食欲就这样被压抑......后来长大后才明白,张伯是个孰轻孰重之人,体谅父亲家大口阔生活不易,回赠父亲一些烟酒肉之类的礼品,父亲与张伯结成了终身忘年之交的好友。

 

  现在,随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农村人也追求吃讲营养、讲健康。花生的吃法也多了起来,花生生长七成熟还没穿“红布杉”时,人们想吃,把花生摘了洗净,放上五香大料加上食盐,用高压锅一压,一锅热腾腾、香喷喷地“五香味儿”花生便成了孩子们争抢的佳肴了!吃一口,使人尺颊生香。

 

  等到花生成熟时,拔起,土抖净,在地里晒成八成干,就地取材带秧点火,烧至花生微糊有香味时,一蔸蔸使人生津的“火烧味儿”花生便可食用了,嚼一口,满口香味缭绕。这种口味的花生也是孩子们口中的最爱福物了。

 

  到了秋季,花生就正式收获上垛了,每家每户门前,都堆的象小山一样的花生,农人们喜滋滋地忙着摘花生,那一幅幅丰收景象,使人过目难忘。在这里,家里来客人时,好客的主人总是忘不掉,剥上一盘花生,文火翻炒,不一会儿,一锅“油炸味儿”花生,脆嘣嘣地直往下酒人的味蕾钻。啜一口,满嘴花生酥香。花生也仿佛成了当地人招待客人不可缺少的一道特色农家菜。

 

  如今,在遍地都是花生时代,孩子们在也不会为吃花生而心生缺惑了,在花生滋养下,一代代走出了穷沙洲,格局变得越来越大了。但,那种“童年味道”的花生却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席春生)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