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深圳市发布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

  毋庸置疑,“高质量”是新阶段深圳质量发展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更是新时代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深圳市在复杂多变内外部环境下实现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关键所在。

 

  早在2011年,深圳就实施“六大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在全市开展“城市质量提升年”行动,经过扎实的质量建设,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各领域质量水平同步提升。目前,深圳市信息产业、电子设备、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5G、无人机、基因测序、激光等部分领域的技术和质量实现领跑。

 

  将过去在打造经济领域质量型增长的成功经验,复制或充分借鉴于全社会质量提升行动的10个关键领域中,正是此次《方案》的一大亮点。根据《方案》,“质量提升10个专项行动”将具体布局到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工程领域、生态建设、城市建设、社会民生、政府服务10个领域中,目标更高,范围更广,通过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方案》对每个领域都出台了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工作举措和需要完成的发展目标。在高新技术产业,《方案》对企业帮扶、科技融资、技术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等细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构建“初创+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全过程质量提升帮扶链条、建立新技术新产品“试点容错”扶持机制等行动方向,要求到2022年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4.25%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3件以上。在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提升中,提出了建立完善农产品、食品全过程可追溯机制,构建供深食品标准体系,实施骨干食品企业促进计划,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计划,要求到2022年全市重点食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药品评价性抽样合格率达99%以上。

 

  这表明深圳的每个领域、行业、机构、企业,都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去落实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和计划,以此来带动整体质量“台账式”管理和“对标对表”提升,对实现深圳各方面资源整合、力量协同和全市总体质量水平均衡提升具有长远意义,将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打下重要基础。

 

  创新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

 

  机制创新和明确责任是《方案》的重要内容,为标准体系建设和创新质量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方案》明确规定从创新质量监管机制、完善质量共建机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质量标准合作机制3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质量提升工作机制。

 

  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力求突破是《方案》的核心思想。《方案》注重用制度创新激发全市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例如改革全市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市长质量奖激励政策、创新智慧监管模式、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结合全面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进深港澳在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质量标准及产业创新等多方面的务实合作、联动发展等。如其中,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首席质量官等高端质量人才,可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新型质量人才。

 

  以项目制管理推动《方案》落地也是一大特色。《方案》将标准建设、质量提升、机制创新、基础夯实、组织保障等23方面工作任务分解为141具体重点举措并相应明确责任部门、关键时间节点。为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具体,《方案》明确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督查考核等更可落地的规定。这既是工作任务的具体化,更是任务落地的“责任状”,是《方案》落地的关键。

 

  这实际上是将深圳市高标准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到了指标化引路、精细化施工的新阶段,体现了更加突出全面发力多线突破,更加突出全覆盖可持续的主动思考,是加快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意见》、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的有力实践,有助于打造生产发展、生态良好、民生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中国质量(深圳)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