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推动广西集装箱养殖模式高质量发(2)
时间:2019-11-15 11: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二)开展技术模式研发与示范。在南宁、桂林、玉林、贵港等地区,综合选择一批区域代表性好、转型意愿强、技术储备足、基础设施优、示范带动强的养殖企业或合作社,联合打造集装箱养殖研发基地和示范基地。通过项目支持,按照农(渔)业产业园区建设要求,把示范基地建设成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核心基地。
(三)建立技术模式应用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和技术推广单位作用,针对技术模式落地不成熟、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重点从集装箱及其循环水系统标准化构建、良种良法配套、尾水生态处理、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对模式配套关键技术进行熟化和标准化提升,形成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一揽子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的样板。按照水产养殖绿色生产规范要求,优化技术模式,推动各示范基地制定推广应用技术规范,分区域分模式制定一批区域适用性好、指导性强、认可度高、操作便捷的应用标准,增强技术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和实用性。
(四)构建新型推广应用工作机制。推动相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科技企业与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合作,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团队,构建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的技术推广应用新机制,促进各方技术共享、数据共享、人才共享、成果共享,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综合展示先进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培养新主体新人才,完善基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
(五)积极打造绿色品牌。充分发挥集装箱养殖绿色、优质、生态优势,创立一批以集装箱养殖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以绿色品牌为导向,建立健全产加销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产业服务体系,创新建立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实现品牌增效。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绿色有机品牌宣传的力度,组织参加各种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
(六)加强产业配套服务。因地制宜扩大发展“集装箱养殖+水稻”“集装箱养殖+蔬菜”“集装箱养殖+果树”等模式,促进产业多样化。以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为依托,构建与产业化相关的技术和服务体系,加快培育苗种供应、技术服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经营主体,完善产业配套服务。结合全域旅游需求,大力发展观光体验、科普教育、文化娱乐、餐饮品尝等休闲渔业,提升休闲渔业内涵和品质。加快发展绿色有机水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搭建电子交易平台,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将集装箱养殖上升到政府战略层面来谋划,建立组织机构,纳入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深入推进广西产业扶贫、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行推动。统筹布局集装箱养殖的相关项目、专家团队和示范产业园区建设。
(二)加大政策扶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制订工作计划,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出台支持集装箱养殖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将集装箱养殖纳入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调整、现代特色农业(渔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和农机补贴目录支持范围。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加强科技经费的统筹协调,重点支持科研单位开展专项研究、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和示范基地建设等,做大做强集装箱养殖产业。
(三)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指导。针对集装箱养殖投入大的特点,要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金融机构、龙头企业参与集装箱养殖工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成立技术指导专家组,加强科研与生产的对接,引进、挖掘和培育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组织有关专家在点和面上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要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利用报纸、网络、信息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典型经验宣传的力度,同时总结汇编新模式、新技术和典型经验,组织开展培训与推广工作,营造集装箱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