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122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在湖南省开展农产品“身份证”管理试点的建议收悉。经商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现农业行业平台间的信息交互共享

 

  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由商务部牵头,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食品等七大类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截至2018年底,重要产品追溯品种已经覆盖了猪牛羊鸡肉、500多种蔬菜、1240种水果及近千种水产。2017年7月,农业部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平台设计存储量47.5TB,可登记140万个生产经营主体。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通知》和《国家追溯平台运行技术指南(试行)》,加强国家追溯平台推广应用。截至2019年4月底,全国共有10417家生产经营主体、2129家监管机构、625家检测机构、661家执法机构已注册使用国家追溯平台,上传数据5.3万条。另外,全国24个省份农业农村部门已建成省级农产品追溯平台。

 

  为推进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商务部完善追溯标准体系,先后研究制定了肉菜、中药材及酒类流通追溯编码规则、数

 

  据格式、接口规范等22项行业标准,研究制订了《重要产品追溯编码规则》《重要产品追溯核心元数据》《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规范》并报送至国标委,拟于近期发布。今年5月,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肉菜中药材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商秩字〔2019〕5号)共同推进“七个协同”,即工作机制协同、信息平台协同、追溯应用协同、建设运行投入协同、法规制度建设协同、政策配套协同、培训宣传协同。农业农村部加强追溯管理标准建设,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专用术语》《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格式与编码规则》《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数据格式规范》等11项追溯技术标准,初步形成覆盖基础数据、应用支撑、数据交换、网络安全、业务应用等类别的标准体系,为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平台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指南。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农业农村部建立追溯信息共享交换机制,推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与国家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对接,为实现农产品从种养、加工、流通到消费终端全链条可追溯提供支撑。农业农村部还将加快推进国家平台与湖南等省份的农产品追溯平台对接互联,先期将选择具备对接条件的省份,树立示范样板,并力争在2020年底前完成部省追溯平台对接。加强与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商超的合作,通过设置追溯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引导增加追溯产品消费,调动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的积极性。

 

  二、关于推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标准化

 

  截至目前,我部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3742项,其中农业国家标准7326项,行业标准6416项。关于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检验方法及屠宰畜禽检验规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一是2009年9月与卫生部联合印发了《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标准管理问题协商意见》,明确我部负责食品中农药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与规程的计划、立项、起草、审查、复审、解释、档案、制(修)订经费的管理及征求意见和对外通报工作。二是分别组建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屠宰畜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三是编制完成了《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并报国务院。编制了《加快完善我国兽药残留标准体系方案(2018—2025年)》(草案)。四是批准发布了食品中433种农药4140项最大残留限量、413项检测方法,135种兽药1548项残留限量、340项检测方法,31项屠宰畜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关于农业行业标准,一是围绕粮食安全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针对大宗粮食作物、优势和特色果蔬和畜禽制定了产品质量及等级规格标准1500多项。二是围绕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治,针对禽流感、口蹄疫等制定了动植物疫病测报和诊治标准近400项。三是围绕农业生态安全,制定了外来生物入侵防控、农药田间试验准则、农药风险评估技术标准400余项,制定种质资源相关标准500余项。四是围绕生产过程控制,制定了产地环境标准40余项、过程控制技术规范200余项,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有机肥、微生物复合肥料标准等。五是围绕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热带作物、农业信息化及遥感技术、土地确权登记、农业人才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制定标准1000余项。六是围绕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定发布绿色食品产品、产地环境及生产过程控制标准近500项。现行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主要依靠各行业司局,贯穿了农业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安全限量、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存运输等方面,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挥了重要引领和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