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20个“中华老字号”项目搬新家 发展带来新机遇(2)

  从最初的中药材种植,到中药材的处理加工,再到保健品生产、中药提取,由初级到高级,产业链条越来越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业集群化态势初步显现。

 

  在同仁堂中药提取和液体制剂厂区对面,就是王致和的食品生产基地。巧合的是,同仁堂和王致和均创立于1669年,在北京时就是相对而建,三百年后在玉田又成了对门。

 

  在王致和的料酒车间,一位正在操作机器洗瓶的工人告诉记者,料酒基地从北京搬到玉田后,机械化程度大幅提升,以前需要人工上瓶的环节如今可以全部自动化完成。王致和相关负责人王峰介绍说,目前项目一期料酒车间正在调试,二期腐乳车间主体已经完工,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可年产腐乳、料酒、黄酒等10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

 

  老字号扎堆来玉田,给这座小县城赚足了“人气”。截至目前,已有80余家京企相继落户玉田,一批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也纷纷前来落户,为县城带来了产业转型新机遇。

 

  在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区周边,大大小小的饭店、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曾经沉浸在农耕文化中的玉田,服务业日益繁荣。背靠20个北京老字号企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造纸、印刷、物流、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连锁放大效应值得期待。

 

  讲好“老字号”故事

 

  老字号企业接连落户,让玉田尝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甜头,找到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坐标”。

 

  2016年10月,玉田县“中华老字号生产加工集聚地暨中华老字号旅游观光基地”顺利通过中国商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017年11月,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发展大会在玉田召开,玉田被确定为“中华老字号发展大会永久承办地”,发展中华老字号产业获得了全国层面的支持和认可。

 

  “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打造中华老字号基地,不仅要通过聚集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还要通过塑造品牌弘扬传统文化。”陈宇介绍,为了用好“金字招牌”,玉田县坚持一手抓项目落地,一手抓文化建设,主打“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社会认可度高的底蕴牌,着力发展老字号旅游观光产业,谋划建设“中华老字号文化博物馆”“中华老字号文化商业街区”以及“讲述老字号”实景演出剧场,打造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集生产加工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聚集区。届时,游客在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能深入了解老字号的品牌内涵。

 

  讲好老字号的故事,能引领全国老字号行业快速发展,也能为玉田县带来更高的知名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谈到未来发展前景,陈宇踌躇满志:“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用3至5年的时间,聚集更多中华老字号企业,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值,10亿元以上的税收,将‘中华老字号基地’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华老字号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先导区。”

 

  (本报记者 耿建扩 本报通讯员 张晓悦)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