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鲁(2)
时间:2019-10-31 16:28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七)强化监管服务。加快畜禽屠宰管理办法、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制修订。委托下放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审批等行政权力;简化规模养殖场户备案程序,取消证明材料;简化养殖用地备案流程;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屠宰项目环评审批时限由35个工作日压缩到25个工作日。深入落实“三安联动”制度,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各环节监督检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养猪场户信息、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服务。(省畜牧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等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落实扑杀、保险、贴息、担保、种猪场补贴等政策,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强化生猪产业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信贷产品,按照市场化原则,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探索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推进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扩大生猪价格保险试点。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对规模养殖设施设备应补尽补、敞开补贴。加快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政策,取消附属设施用地15亩的面积上限,养殖用地占用耕地的不得收取土地复垦费用。加快畜禽养殖禁养区调整优化。鼓励生猪调出大县建设屠宰加工企业和洗消中心,在用地、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山东银保监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局等负责)
(二)强化体系建设。依托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扎实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动物防疫执法力量,落实动物防疫执法责任,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完善协作配合机制。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配备与养殖规模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防疫检疫专业技术人员,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加快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改革,2020年年底 90%以上的县(市、区)完成改革。地方财政要保障工作经费和专项业务经费,改善设施装备条件,落实工资待遇和有关津贴,确保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和监督工作正常开展。对生猪稳产保供和疫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局、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负责)
(三)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级人民政府承担生猪稳产保供主体责任,主要责任人是第一责任人,要出台专门政策,在用地、资金、信贷、基层动物防疫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先安排、优先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各市要在今年年底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省政府。明年省政府将适时开展生猪生产和供应情况督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9年10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10月27日印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