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观察第二期:“标准化”&“品质化”之路,我们要“亦步亦趋”
时间:2019-10-30 13: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WB11 点击: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食品安全是大家最为牵挂的民生问题之一,田野作为食材配送企业,如何在立足的品质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配送行业“两高一低”
“损耗高、物流成本高,同时毛利低”,这是配送行业的普遍问题,要解决“两高一低”,我们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 1.保证品质为基础:“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品质是配送行业第一要务。 2.保证一定收益空间:因为是企业行为,务必有一定的收益空间; 3.合理的降低成本:精细化每一个配送流程,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成本。 二、标准化是实现品质化的重要前提 今年,田野管理层特地去欧美国家考察先进的配送管理经验,在欧美国家,农业是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试验,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农民种西瓜,用什么品种、何时下种、何时施肥、施多少肥、何时采摘,都有严格的规定。卖西瓜,除了要大小一致外,还会测糖分含量,只有达到标准的含糖量才能出农场,这样保证任何一个消费者买到的西瓜看起来,吃起来都一样。通过这一高度的标准化的举措,为食材品质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不考虑成本因素下,建立标准化的供应体系,会显著保证食材品质。但这个思路在中国市场却行不通:首先是终端售价会大幅提高,再次中国农业上游供应链体系尚达不到,最后中餐有着自己的特异性。 田野该如何结合用户和实际,逐步通过标准化这一有效方式建立统一的品质体系。 三、结合市场,田野标准化亦步亦趋 坦率的说,在农业领域,没有哪一家企业敢说自己是龙头企业,也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完全实现标准化。标准化虽是行业难题,但也是行业趋势,田野解决食材配送标准化的探索从未停止! 虽然产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可以结合现有的资源,从供应链上游、库存物流、客户服务等好着手的地方进行标准化。
01.库存物料标准化建设 库存及物流成本,在生鲜配送领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之一。将库存进行精细化管理,田野已从硬件上建立了面积总计10,000m2干货类常温仓库、肉类超低温仓库、肉类初加工车间。
此外在物流端,田野精细化在上海地区分配了200多配送线路,将物流资源进行最合理分配。并且,田野有众多的老客户,有的客户田野服务超过15年以上,客户需求和田野供应已经实现了完美的契合,结合这些成熟客户服务经验,田野库存和初加工管理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标准化。
02.先从容易的食材开始 肉类、蛋类、干货等类别的食材,可以首先做起来。例如猪肉类,田野通过自有设备进行加工,排骨、五花肉、猪蹄、大排、小排,这些田野标准的半成品颇受客户欢迎。并且所有的猪肉类大小,质量都是统一的,也保证了成品的烹饪口味。 而干货类的粉丝、枣类、菌菇类,我们再上游对供应商就有严格的品质需求,大小、色泽、品质都有田野检验员检验,这样呈现给客户的食材质量就有了保证。例如粉丝,特别容易断裂,田野熟练的配送员工对粉丝进行捆扎,包装保证了粉丝的完整。 03.趋近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蔬菜、水果、豆制品等生鲜食材采用基地供应和大品牌固定合作的方式,充分保证品质的同时,我们“标准化”初加工。例如西蓝花,我们将较长的菜梗进行切除;大白菜橄榄菜,我们去除部分较老的菜色等等。 此外,对于不同客户,我们安排不同的有经验的配送人员长期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逐渐做到田野范围的标准化。 04.“统一度量衡”,产品手册化,订购程序化 在产品订购过程中,常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个给客户和我们双方增加了很多成本,而标准化的产品手册显得尤为必要。 这里有几个产品订购例子: 例如肋排:田野加工规格有长度1.2cm的, 1.5cm 2cm等几种规格, 例如方肉:方肉,通常大家说是麻将块,而我们的“麻将块”方肉尺寸有“单子麻将块”,“双子麻将块”尺寸又不尽相同。 例如酱油:我们的品牌有海天、欣和、厨邦等等,并且规格也不一样,有250ml、500ml、2000ml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