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2)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应当组织研判,认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辖区食源性疾病发病状况,向社会公布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知识,积极开展风险交流。

 

  第十七条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承担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的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

 

  第四章组织保障

 

  第十八条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公布《食源性疾病报告名录》,并适时对该名录进行调整。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本区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可增加食源性疾病报告病种和监测内容。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完善辖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体系,明确相关机构职责与工作要求,协调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名词解释

 

  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在时间或地点分布上具有关联,且有可疑共同食品暴露史,发病可能与食品有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食源性疾病暴发:2例及以上具有类似临床表现,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有共同食品暴露史,且发病与食品有关的食源性疾病病例。

 

  第二十一条本规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附录

 

  食源性疾病报告名录

 

序号

 

食源性疾病名称

 

细菌性

 

1

 

非伤寒沙门氏菌病

 

2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病

 

3

 

肉毒毒素中毒

 

4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5

 

副溶血性弧菌病

 

6

 

米酵菌酸中毒

 

7

 

蜡样芽胞杆菌病

 

8

 

弯曲菌病

 

9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

 

10

 

克罗诺杆菌病

 

11

 

志贺氏菌病

 

12

 

产气荚膜梭菌病

 

病毒性

 

13

 

诺如病毒病

 

寄生虫性

 

14

 

广州管圆线虫病

 

15

 

旋毛虫病

 

16

 

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

 

17

 

并殖吸虫病(肺吸虫病)

 

18

 

绦虫病

 

化学性

 

19

 

农药中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

 

20

 

亚硝酸盐中毒

 

21

 

瘦肉精中毒

 

22

 

甲醇中毒

 

23

 

杀鼠剂中毒(抗凝血性、致惊厥性)

 

有毒动植物性

 

24

 

菜豆中毒

 

25

 

桐油中毒

 

26

 

发芽马铃薯中毒

 

27

 

河鲀毒素中毒

 

28

 

贝类毒素中毒

 

29

 

组胺中毒

 

30

 

乌头碱中毒

 

真菌性

 

31

 

毒蘑菇中毒

 

32

 

霉变甘蔗中毒

 

33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毒

 

其他

 

34

 

医疗机构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食源性疾病

 

35

 

食源性聚集性病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病种)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