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年轻人的自洽:网上恰柠檬、车厘子自由和泡面轻奢

当柠檬不仅仅是水果,而成为一种情绪表达?当衡量财力不用数据,而用红红火火车厘子?当一碗泡面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朋友圈值得一“秀”的轻奢享受——某种意义上,当代年轻人的自洽能力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

事实上,大部分年轻人在其成长过程并没有被真正意义上的贫穷“盘”过~如今在消费升级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在凭借个人能力达到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早已从满足刚需上升到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和体验享受上。而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独立又远远不同于所谓“满足生活所有开支”的财务自由,他们需要为生活的开支去努力工作,并在相应的酬劳限制中最大限度的来负担享乐层面生活。因此,属于年轻群体的一系列“自洽”行为应势而生。

网上冲浪恰柠檬的“态度自洽”

当充分满足马斯洛第一梯度的生理需求后,对更高级、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精神和享受层面的追求便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想追求理想的生活但被生活本身局限怎么办?自怨自艾可不是斜杠青年们的解决之道,单纯为别人的幸福美满鼓鼓掌岂能彻底甘心?此时一种“柠檬精”“恰柠檬”“我酸了”的网络文化便在这种情绪中持续升温。

无论是“柠檬精”“恰柠檬”还是“我酸了”都是用来形容“心里很酸”这种情绪的表述,酸,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在2019年盛行开来的“恰柠檬”网络文化之精髓的酸,却不是羡慕嫉妒恨的绝对负面情绪,而是一种能激起网友们群嗨的乐观自嘲:这折射的只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情——人有我无,有点羡慕,罢了。

闲来上网冲冲狼,对那些自己听说过没见过、却属于别人的绝美爱情或奢侈生活不由心生羡慕,恰个柠檬转发一波,圈出同伴网友们大家一起聚众酸一下,一边羡慕一边自嘲还一边送上祝福,将对生活态度的自洽能力修炼出道,坦然地承认我就是我是最酸的柠檬精,不过泯然一笑而已。

实现车厘子自由的“财务自洽”

话说生活态度得以和自身物质实力和解,那么真正的财务能力又如何自洽?随着一篇《女人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看到最后扎心了》文章刷屏年轻人的朋友圈,衡量财力的标准以一种当代年轻人最熟悉的方式被分为了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星巴克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等等。其中车厘子C位出道,作为市面上一种偏高端的水果成为了年轻人们一种颇为小资的消费象征。

随后诸如《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等文章趁势在网络上爆火,一时间,“车厘子自由”成为大批年轻人们“炫富”的方式,而“一颗车厘子多少钱”、“有些人表面上光鲜亮丽,背地里却连车厘子都吃不起。”此类调侃也在网络上极具热度,因此他们或许负担不起房子也负担不起车子,但车厘子作为“有点儿贵但又买得起”的一个购买对象,成为被年轻人们视为尊贵象征的戏说,这又何尝不是年轻群体们将财务能力和物质追求达成的一种自洽境界呢?

主流媒体则对网友们的“缺乏车厘子自由”称之为消费升级下的傲娇哭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作为年轻人调侃式财务自洽的“车厘子自由”,正是在消费升级的语境中,很多人中高端消费需求正日趋旺盛的反映。

来自泡面轻奢体验的“享受自洽”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