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中国食品商务网移动版

主页 > 行业 >

上海正组织制定《“食安封签”标准》 提供技术规范并全力推进其普及

   日期:2019-10-17     来源:新闻晨报    浏览:100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自拍视频,视频中一名外卖小哥因与顾客有矛盾,而向餐中吐口水。细心的网友通过视频中出现的一张收银单据,得知事发地乃上海漕溪北路附近。

 

  事件发酵后,再度引起人们对外卖送餐安全的关注。

 

  此前2017年,外地媒体曝光个别送餐员偷吃外卖食品的情况,当时也引起广泛讨论。

 

  实际上,上海从2018年起就逐步试点外卖“食安封签”,到今年下半年起更是进入了推广的加速期。值此当口,却又爆出疑似违规事件,消费者或许想知道,为什么“食安封签”尚未被强制使用?

 

  23个商圈试点“食安封签”

 

  2018年,徐汇区恰恰是全市第一个组织设计防拆卸的一次性密封包装“食安锁”的。今年6月更形成了《外卖食品包装件》团体标准,由“美团点评”“饿了么”在本市外卖配送中试点推广“食安封签”。

 

  “食安封签”,顾名思义就是在为了保障外卖的食品安全,而给包装进行密封处理的一道标签。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一旦撕开容易损毁,无法重复使用,可降低运输过程中二次污染、人为污染的可能性,也有助于明确商户和外卖骑手之间的责任划分。

 

  今年8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食安封签”外卖食品守护行动新闻通气会,宣布在本市徐汇、浦东、闵行等区的23个商圈进行首批试点推广,截至当时已投放220万个“食安封签”。

 

  上周末,美团外卖又宣布,其与点都德、吉野家和呷哺呷哺的连锁餐饮合作的沪上首批“联名食安封签”率先在杨浦投放。当天,美团外卖透露,其已在首批试点的23个商圈先后投放了1000多个万个“食安封签”。

 

  从8月试点商圈投放220万个,到10月单平台投放超1000万个,以及平台与商户的“联名封签”试点投放,可见上海的“食安封签”工作是在切实且迅速地推进中的。

 

  外卖送餐员素质参差不齐

 

  那么,为何还是会出现近日视频中所出现的情况呢?

 

  对于一个特大城市来说,外卖送餐已成为许多中青年务工者非常青睐的职业。这是一份只要靠努力,就能获得相对满意薪水的职业,而对学历和背景不做过多的要求。这就导致送餐员群体的素质可能层次不齐,鱼龙混杂。

 

  近年来,主要送餐平台对自身配送体系中的外卖骑手多有培训,并有各种规章制度加以管理,每天送餐前也都有晨会“耳提面命”,试图将外卖送餐员因素质问题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但与此同时,外卖市场也还存在着商家自行配送的情况。此次视频中的那名自拍者,就是来自商家自选第三方配送系统的人员。

 

  不过,即便如此,对消费者来说,认准的更多是平台,谁上门送餐不重要,重要的是手上那份外卖餐食的安全。

 

  对于外卖封签,记者了解到,许多外卖骑手也十分欢迎。一名骑手小哥表示:“‘食安封签’既是保护消费者,也是保护我们骑手。对于认真工作兢兢业业送餐的人来说,‘食安封签’反而能厘清责任,降低我们的风险。”

 

  “食安封签”应尽快入法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或许有这样一个疑问:“食安封签”这么好的解决办法,为何不能全市范围内所有外卖强制执行?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介绍,目前,尚无一部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或标准,提及“食安封签”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而外卖送餐被二次污染、人为污染的问题,就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法律法规或标准,尚来不及将此纳入其中。

 

  因此,一定要将“食安封签”入法,或建立相关标准,对于企业和商户来说,投放和使用“食安封签”才会有指导性和强制性。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